孝桓皇帝下建宁二年(己酉,公元一六九年)
春,正月,丁丑,赦天下。
帝迎董贵人于河间。三月,乙巳,尊为孝仁皇后,居永乐宫,拜其兄宠为执金吾,兄子重为五官中郎将。
夏,四月,壬辰,有青蛇见于御坐上。癸巳,大风,雨雹,霹雳,拔大木百馀。诏公卿以下各上封事。大司农张奂上疏曰:“昔周公葬不如礼,天乃动威。今窦武、陈蕃忠贞,未被明宥,妖眚之来,皆为此也。宜急为改葬,徙还家属,其从坐禁锢,一切蠲除。又,皇太后虽居南宫,而恩礼不接,朝臣莫言,远近失望。宜思大义顾复之报。”上深嘉奂言,以问诸常侍,左右皆恶之,帝不得自从。奂又与尚书刘猛等共荐王畅、李膺可参三公之选,曹节等弥疾其言,遂下诏切责之。奂等皆自囚廷尉,数日,乃得出,并以三月俸赎罪。
资治通鉴·卷五十六 · 汉纪四十八
孝桓皇帝下建宁二年(己酉,公元一六九年)
春,正月,丁丑,赦天下。
帝迎董贵人于河间。三月,乙巳,尊为孝仁皇后,居永乐宫,拜其兄宠为执金吾,兄子重为五官中郎将。
夏,四月,壬辰,有青蛇见于御坐上。癸巳,大风,雨雹,霹雳,拔大木百馀。诏公卿以下各上封事。大司农张奂上疏曰:“昔周公葬不如礼,天乃动威。今窦武、陈蕃忠贞,未被明宥,妖眚之来,皆为此也。宜急为改葬,徙还家属,其从坐禁锢,一切蠲除。又,皇太后虽居南宫,而恩礼不接,朝臣莫言,远近失望。宜思大义顾复之报。”上深嘉奂言,以问诸常侍,左右皆恶之,帝不得自从。奂又与尚书刘猛等共荐王畅、李膺可参三公之选,曹节等弥疾其言,遂下诏切责之。奂等皆自囚廷尉,数日,乃得出,并以三月俸赎罪。
译文:
在这一年春天的某个月份,皇帝下令赦免了全国的罪犯。他邀请了董贵人到河间,并在五月将她尊为孝仁皇后。董贵人生前是皇帝的嫔妃之一,后来生下了儿子。皇帝对她非常宠爱,因此册封她的妹妹为皇后。六月,皇帝对朝廷中的官员下达命令,让他们各自提出建议和意见。大司农张奂上书皇帝,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过去周公死后安葬不符合礼仪,上天就有所表示。现在窦武、陈蕃忠诚正直,没有得到皇帝的明确宽恕。这些灾异的发生,都是因为这些事情引起的。我们应该尽快为他们举行葬礼并迁回他们的家人。同时,那些因他们受到牵连而被禁锢的人应该全部解除禁令。此外,皇太后虽然住在南宫宫中,但皇帝并没有给予她应有的尊重和照顾,大臣们也没有人敢说话,这让远近的人都感到失望。所以我们应该考虑对太后进行适当的照顾和回报。皇帝听取了张奂的建议并向其他大臣询问,但大多数大臣都不喜欢这个建议。皇帝无法采纳他们的意见。于是,张奂和其他几位大臣都被囚禁在廷尉监狱里。几天后,皇帝才释放了他们,并用三个月的俸禄补偿了他们的过失。
赏析:
这首诗记录了东汉时期的一系列政治事件。诗中提到皇帝赦免罪犯、册封董贵人为皇后、以及一些大臣提出的建议和批评。通过这些事件,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的政治氛围和政治斗争的激烈程度。同时,诗中的“青蛇”、“大风、雨雹、霹雳”等元素也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和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