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有星孛于天市。九月,太尉张颢罢,以太常陈球为太尉。
司空来艳薨。
冬,十月,以屯骑校尉袁逢为司空。
宋皇后无宠,后宫幸姬众共谮毁。渤海王悝妃宋氏,即后之姑也,中常侍王甫恐后怨之,因谮后挟左道祝诅;帝信之,遂策收玺绶。后自致暴室,以忧死。父不其乡侯酆及兄弟并被诛。
丙子晦,日有食之。
尚书卢植上言:“凡诸党锢多非其罪,可加赦恕,申宥回枉。又,宋后家属并以无辜委骸横尸,不得敛葬,宜敕收拾,以安游魂。又,郡守、刺史一月数迁,宜依黜陟以章能否,纵不九载,可满三岁。又,请谒希求,一宜禁塞,选举之事,责成主者。又,天子之体,理无私积,宜弘大务,蠲略细微。”帝不省。
十一月,太尉陈球免。
十二月,丁巳,以光禄大夫桥玄为太尉。
这首诗出自《资治通鉴·卷五十七·汉纪四十九》,描绘了东汉末年的政治动荡和宫廷内的权力斗争。诗中涉及的事件包括星孛、罢免太尉、政变、皇帝的死亡、党锢事件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朝廷内部的不稳定。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不满和忧虑。
八月有星孛于天市,九月太尉张颢罢,以太常陈球为太尉。这里提到的星孛是古代天文学中的术语,指天空出现异常的天文现象。天市是中国古代星官之一,代表北方的星座区域。星孛的出现通常被视为不祥之兆,预示着国家将会出现重大的变动或灾难。九月,张颢被罢免,而陈球被任命为新的太尉。张颢的罢免可能是由于他在政治上的表现不佳或者与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有关。陈球的任命可能是为了稳定朝廷局势,加强中央政府的控制力。
司空来艳薨。来艳的逝世可能意味着朝廷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官员或顾问。司空是古代的官职之一,负责管理国家的行政事务。来艳的去世可能会给朝廷带来一定的损失和不便。
宋皇后无宠,后宫幸姬众共谮毁。宋皇后在宫中的地位较低,受到众多幸姬的排挤和诽谤。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她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困扰和压力。幸姬是古代后宫中的女性角色,她们往往通过各种手段争夺皇上的宠爱和权力。宋皇后的困境反映了当时宫廷内的权力斗争和女性地位的问题。
丙子晦,日有食之。日食是一种自然现象,通常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在这一天发生的日食可能意味着某种不好的预兆或事件即将发生。
诗中还提到了一些其他的事件,如尚书卢植上言、郡守刺史的频繁调动、请谒希求等问题。这些都显示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朝廷内部的矛盾。然而,这些事件并没有直接反映出诗歌的主要内容和主题,而是作为背景信息出现。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系列政治事件和宫廷内的权力斗争,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和政治状况的不满和担忧。诗中的细节虽然丰富,但核心思想集中在对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关注上。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描写,诗人试图唤起人们对国家未来和人民福祉的关注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东汉末年的宫廷内的权力斗争和政治腐败。从八月到十二月的一系列事件,包括星孛、罢免太尉、政变、皇帝的死亡、党锢事件等,都是当时社会不稳定和政治混乱的体现。诗人通过这些具体的事件,表达了对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和忧虑。
诗人通过详细的描述和生动的比喻,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阴谋和斗争的世界。例如,星孛的出现被赋予了不祥的含义,象征着国家的动荡和不安;罢免太尉和政变则揭示了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和争斗不休的局面;皇帝的死亡和皇后无宠则反映了当时宫廷内的残酷现实和女性地位的低下。
诗人也通过这些事件提出了对社会现状的批评和反思。他呼吁应该给予那些无辜的人以公正和公平的待遇,不应该因为个人的恩怨而对他们进行陷害和迫害。同时,他也强调了政府应该注重选拔和任用贤能的人才,而不是仅仅依赖于个人关系和请谒。
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是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和呼唤。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