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匈奴屠特若尸逐就单于死,子呼征立。
孝灵皇帝上之下光和二年(己未,公元一七九年)
春,大疫。
三月,司徒袁滂免,以大鸿胪刘郃为司徒。乙丑,太尉桥玄罢,拜太中大夫;以太中大夫段颎为太尉。玄幼子游门次,为人所劫,登楼求货;玄不与。司隶校尉、河南尹围守玄家,不敢迫。玄瞋目呼曰:“奸人无状,玄岂以一子之命而纵国贼乎!”促令攻之,玄子亦死。玄因上言:“天下凡有劫质,皆并杀之,不得赎以财宝,开张奸路。”由是劫质遂绝。
京兆地震。
司空袁逢罢;以太常张济为司空。
夏,四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王甫、曹节等奸虐弄权,扇动内外,太尉段颎阿附之。节、甫父兄子弟为卿、校、牧、守、令、长者布满天下,所在贪暴。甫养子吉为沛相,尤残酷,凡杀人,皆磔尸车上,随其罪目,宣示属县,夏月腐烂,则以绳连其骨,周遍一郡乃止,见者骇惧。视事五年,凡杀万馀人。尚书令阳球常拊髀发愤曰:“若阳球作司隶,此曹子安得容乎!”即而球果迁司隶。

诗句:南匈奴屠特若尸逐就单于死,子呼征立。

译文:南匈奴的屠特若尸逐就单于去世,他的儿子呼征继位。

注释:屠特若尸逐就单于是南匈奴的第四任单于,172年继位。他的去世意味着南匈奴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东汉末年南匈奴的历史场景,展现了南匈奴内部的权力斗争以及外部的战事冲突。诗中的“屠特若尸逐就单于死,子呼征立”反映了南匈奴内部的继承问题,体现了权力更迭的必然性;而“大疫”等词则揭示了当时社会动荡和疫情频发的严峻现实。诗中通过描述单于的去世、政权的更迭以及外部的战争,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社会动荡和民族矛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