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成馀党更以赵弘为帅,众复盛,至十馀万,据宛城。硃俊与荆州刺史徐璆等合兵围之,自六月至八月不拔。有司奏征俊,司空张温上疏曰:“昔秦用白起,燕任乐毅,皆旷年历载,乃能克敌。俊讨颍川已有功效,引师南指,方略已设;临军易将,兵家所忌,宜假日月,责其成功。”帝乃止。俊击弘,斩之。贼帅韩忠复据宛拒俊,俊鸣鼓攻其西南,贼悉众赴之;俊自将精卒掩其东北,乘城而入。忠乃退保小城,惶惧乞降。诸将皆欲听之,俊曰:“兵固有形同而势异者。昔秦、项之际,民无定主,故赏附以劝来耳。今海内一统,唯黄巾造逆。纳降无以劝善,讨之足以惩恶。今若受之,更开逆意,贼利则进战,钝则乞降,纵敌长寇,非良计也。”因急攻,连战不克。俊登土山望之,顾谓司马张超曰:“吾知之矣。贼今外围周固,内营逼急,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战也。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不如彻围,并兵入城,忠见围解,势必自出。自出则意散,易破之道也。”既而解围,忠果出战,俊因击,大破之,斩首万馀级。南阳太守秦颉杀忠,馀众复奉孙夏为帅,还屯宛。俊急攻之,司马孙坚率众先登;癸巳,拔宛城。孙夏走,俊追至西鄂精山,复破之,斩万馀级。于是黄巾破散,其馀州郡所诛,一郡数千人。十二月,己巳,赦天下,改元。
资治通鉴·卷五十八·汉纪五十
张曼成馀党更以赵弘为帅,众复盛,至十馀万,据宛城。朱俊与荆州刺史徐球等合兵围之,自六月至八月不拔。有司奏征俊,司空张温上疏曰:“昔秦用白起,燕任乐毅,皆旷年历载,乃能克敌。俊讨颍川已有功效,引师南指,方略已设;临军易将,兵家所忌,宜假日月,责其成功。”帝乃止。俊击弘,斩之。贼帅韩忠复据宛拒俊,俊鸣鼓攻其西南,贼悉众赴之;俊自将精卒掩其东北,乘城而入。忠乃退保小城,惶惧乞降。诸将皆欲听之,俊曰:“兵固有形同而势异者。昔秦、项之际,民无定主,故赏附以劝来耳。今海内一统,唯黄巾造逆。纳降无以劝善,讨之足以惩恶。今若受之,更开逆意,贼利则进战,钝则乞降,纵敌长寇,非良计也。”因急攻,连战不克。俊登土山望之,顾谓司马张超曰:“吾知之矣。贼今外围周固,内营逼急,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战也。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不如彻围,并兵入城,忠见围解,势必自出。自出则意散,易破之道也。”既而解围,忠果出战,俊因击,大破之,斩首万馀级。南阳太守秦颉杀忠,馀众复奉孙夏为帅,还屯宛。俊急攻之,司马孙坚率众先登;癸巳,拔宛城。孙夏走,俊追至西鄂精山,复破之,斩万馀级。于是黄巾破散,其馀州郡所诛,一郡数千人。十二月,己巳,赦天下,改元。
译文:张曼成余党重新拥立赵弘为元帅,人数再次扩大,达到了十余万,攻占了宛城。朱俊和荆州刺史徐球等人联合围攻宛城,从六月到八月未能攻克。朝廷官员上奏请求征召朱俊,司空张温上书说:“过去秦国使用白起,燕国任用乐毅,都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最终才能战胜敌人。朱俊讨伐过颖川,已经有了成效,他带领军队南下时,已经制定了策略。面临战争的时候改变将领,是兵家所忌讳的,应该给朱俊一些时间,希望他能成功。”皇帝因此停止了征召朱俊的打算。朱俊攻打赵弘,将其斩杀。贼帅韩忠又占据宛城抗拒朱儁的攻击,朱儁擂响战鼓进攻其西南面,贼军全部出动迎战;朱儁亲自率领精锐士卒包围了韩忠的东北面,然后乘势进入城内。韩忠于是退守到一座小城,感到非常惶恐并请求投降。各位将领都想答应他的请求,朱俊却说:“兵法中有一种情况叫做‘形同而势异’。在秦朝末年,老百姓没有固定的君主,所以赏赐那些归附的人是为了鼓励他们再来归顺。现在全国各地统一,只有黄巾贼造反作乱。接纳他们投降并不能用来劝导其他人效仿善良行为,只是一味地讨伐他们,这只能起到惩戒邪恶的作用。如果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反而会使他们更加肆无忌惮,一旦他们有利可图就会继续战斗,如果没有利用价值就乞求投降,放纵他们,只会助长他们的气焰,让他们更加嚣张。这不是一个好的策略啊。”因此他迅速发起攻击,但连续作战都没有取得胜利。朱儁登上土山观察敌情后对司马张超说:“我已经了解了。现在贼军虽然四面被围,但他们内部非常坚固,内部压力很大,他们不愿意接受投降,但又没有力量突围出去,所以他们只能选择死战到底。如果让一万个人心意一致的话,尚且难以抵挡;何况现在是十万人呢?与其彻底攻破他们之后再解除包围,不如趁现在形势不利之时一举突破包围圈。这样我们就能够迫使他们放弃固守的决心,从而更容易击败他们。”不久解除了包围。韩忠果然出来发动攻击,朱儁随即发起攻击并将其击破,斩首一万余人。南阳郡太守秦颉杀死了赵弘,剩下的部众再次推举孙夏为统帅,退回宛城驻扎。朱儁随后加紧进攻他们,司马孙坚率先登上城墙;癸巳日,攻克宛城。孙夏逃走了,朱儁追击到西鄂精山,又打败了他们,斩首一万多人。至此,黄巾贼彻底溃败瓦解,其余各州郡也被平定下来,一个城池的被杀害者多达几千人。十二月,己巳日,全国赦免刑罚,改换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