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刺史太原王允破黄巾,得张让宾客书,与黄巾交通,上之。上责怒让;让叩头陈谢,竟亦不能罪也。让由是以事中允,遂传下狱,会赦,还为刺史;旬日间,复以它罪被捕。杨赐不欲使更楚辱,遣客谢之曰:“君以张让之事,故一月再征,凶慝难量,幸为深计!”诸从事好气决者,共流涕奉药而进之。允厉声曰:“吾为人臣,获罪于君,当伏大辟以谢天下,岂有乳药求死乎!”投杯而起,出就槛车。既至廷尉,大将军进与杨赐、袁隗共上疏请之,得减死论。
孝灵皇帝中中平二年(乙丑,公元一八五年)
春,正月,大疫。
二月,己酉,南宫云台灾。庚戌,乐城门灾。
中常侍张让、赵忠说帝敛天下田,畮十钱,以修宫室、铸铜人。乐安太守陆康上疏谏曰:“昔鲁宣税畮而蝝灾自生。哀公增赋而孔子非之,岂有聚夺民物以营无用之铜人,捐舍圣戒,自蹈亡王之法哉!”内幸谮康援引亡国以譬圣明,大不敬,槛车征诣廷尉。侍御史刘岱表陈解释,得免归田里。康,续之孙也。又诏发州郡材木文石,部送京师。黄门常侍辄令谴呵不中者,因强折贱买,仅得本贾十分之一,因复货之,宦官复不为即受,材木遂至腐积,宫室连年不成。刺史、太守复增私调,百姓呼嗟。又令西园驺分道督趣,恐动州郡,多受赇赂。刺史、二千石及茂才、孝廉迁除皆至西园谐价,然后得去,其守清者乞不之官,皆迫遣之。时巨鹿太守河内司马直新除,以有清名,减责三百万。直被诏,怅然曰:“为民父母而反割剥百姓以称时求,吾不忍也。”辞疾,不听。行至孟津,上书极陈当世之失,即吞药自杀。书奏,帝为暂绝修宫钱。

诗句:资治通鉴·卷五十八·汉纪五十

译文:王允被任命为豫州刺史,他成功击败了黄巾军,并从张让的宾客那里得到了与黄巾军勾结的信件。这些信件被上报给了汉灵帝,引起了皇帝的愤怒。虽然张让叩头道歉,但皇帝仍然未能原谅他。

关键词解释:

  1. 资治通鉴:一部古代历史典籍,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 卷五十八·汉纪五十:指的是《资治通鉴》中的第58卷,第1至第50篇,记载了东汉末年的历史事件。
  3. 豫州刺史:古代官职,负责管理一州的政务。
  4. 太原王允:即王允,东汉末年的名将,曾成功平定黄巾之乱。
  5. 黄巾起义:东汉末年由道教组织“黄巾”发动的农民起义,对东汉政权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6. 张让:东汉时期的宦官,因与黄巾军勾结而被王允揭发。
  7. 宾客:古代对官员或贵族的谦称,这里指张让的下属或支持者。
  8. 交通:勾结、勾结往来。
  9. 上之:向上级汇报、上报。
  10. 责怒让;让叩头陈谢,竟亦不能罪也:指责张让,但张让叩头表示悔过。

赏析:
王允作为豫州刺史在这场政治风暴中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勇气。他通过获得张让的书信,成功地揭露了黄巾军的阴谋,使得皇帝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了更大的灾难。然而,这也引发了张让的强烈反弹,使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最后,尽管王允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最终他还是因为其他罪名被捕。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