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使侍中、尚书和傕、汜,傕、汜不从。汜谋迎帝幸其营,夜有亡者。告傕。三月,丙寅,傕使兄子暹将数千兵围宫,以车三乘迎帝。太尉杨彪曰:“自古帝王无在人家者,诸君举事,奈何如是!”暹曰:“将军计定矣。”于是君臣步从乘舆以出,兵即入殿中,掠宫人、御物。帝至傕营,傕又徙御府金帛置其营,遂放火烧宫殿、官府、民居悉尽。帝复使公卿和傕、汜,汜留杨彪及司空张喜、尚书王隆、光禄勋刘渊、卫尉士孙瑞、太仆韩融、廷尉宣璠、大鸿胪荣郃、大司农硃俊、将作大匠梁邵、屯骑校尉姜宣等于其营为质。硃俊愤懑发病死。
夏,四月,甲子,立贵人琅邪伏氏为皇后;以后父侍中完为执金吾。
郭汜飨公卿,议政李傕。杨彪曰:“群臣共斗,一人劫天子,一人质公卿,可行乎!”汜怒,欲手刃之。彪曰:“卿尚不奉国家,吾岂求生邪!”中郎将杨密固谏,汜乃止。傕召羌、胡数千人,先以御物缯纟采与之,许以宫人、妇女,欲令攻郭汜。汜阴与傕党中郎将张苞等谋攻傕。丙申,汜将兵夜攻傕门,矢及帝帘帷中,又贯傕左耳。苞等烧屋,火不然。杨奉于外拒汜,汜兵退,苞等因将所领兵归汜。
汉纪五十三 译文:
原文:“三月,丙寅,傕使兄子暹将数千兵围宫”,杨彪曰:“自古帝王无在人家者,诸君举事,奈何如是!”暹曰:“将军计定矣。”于是君臣步从乘舆以出,兵即入殿中,掠宫人、御物。帝至傕营,傕又徙御府金帛置其营,遂放火烧宫殿、官府、民居悉尽。帝复使公卿和傕、汜,汜留杨彪及司空张喜、尚书王隆、光禄勋刘渊、卫尉士孙瑞、太仆韩融、廷尉宣璠、大鸿胪荣郃、大司农硃俊、将作大匠梁邵、屯骑校尉姜宣等于其营为质。”朱俊愤懑发病死。
赏析:此段反映了董卓死后,朝廷的混乱局面。杨彪的担忧和反对,以及郭汜对杨彪的愤怒和最终和解,都揭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紧张和混乱。
原文:“夏,四月,甲子,立贵人琅邪伏氏为皇后”;“以后父侍中完为执金吾。”这两句描绘了汉献帝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选择立一位出身高贵的皇后,并任命亲信为高级官职,试图稳定朝局。
赏析:通过这些行为,可以看出汉献帝试图通过政治联姻和人事安排来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虽然这种做法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也暴露了汉献帝自身的无力和无奈。
原文:“会帝欲北巡河间旧宅,芬等谋以兵徼劫,诛诸常侍、黄门,因废帝,立合肥侯,以其谋告议郎曹操。 操曰:“夫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 古人有权成败、计轻重而行之者,伊、霍是也。 伊、霍皆怀至忠之诚,据宰辅之势,因秉政之重,同众人之欲,故能计从事立。 今诸君徒见曩者之易,未睹当今之难,而造作非常,欲望必克,不亦危乎!” 芬又呼平原华歆、陶丘洪共定计。 洪欲行,歆止之曰:“夫废立大事,伊、霍之所难。 芬性疏而不武,此必无成。 ”洪乃止。”这几句描述了汉献帝准备北巡河间旧宅时,被郭汜等人密谋杀害的事情。曹操的劝阻和警告也揭示了汉献帝所面临的巨大危机。
赏析:“夫废立大事,伊、霍之所难”,这里的“伊、霍”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两位辅政大臣:伊尹和霍光。他们的成功建立在忠诚于国家和个人道德品质的基础上。他们的行为不仅是出于个人利益,也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考虑。相比之下,郭汜等人的行为虽然可能出于一时的冲动和私心,但最终却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后果。这也提醒了其他统治者,任何决策都应该基于长远的利益和国家利益出发,而不是仅仅考虑个人的得失和欲望。
原文:“壬戌夜,帝走至霸陵亭。”描述了汉献帝在被追杀到霸陵亭后的处境极其危险。这种描述不仅增强了故事的紧张感,也突出了汉献帝作为皇帝的无奈和恐惧。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赏析:“壬戌夜,帝走至霸陵亭。”这句诗不仅描绘了汉献帝逃亡的场景,还传达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由的渴望。他逃离暴政的象征,寻求一线生机,体现了他的坚韧和勇气。
原文:“癸酉旦,收葬皇考恭皇帝,谥曰灵怀;甲戌,发丧。”描述了汉献帝在失去亲人和国家的双重打击下,被迫面对现实的悲痛与绝望。这种描述不仅表达了汉献帝的悲伤和无助,也揭示了当时政治环境的残酷性和无情性。
赏析:“癸酉旦,收葬皇考恭皇帝,谥曰灵怀;甲戌,发丧。”这句诗传达了一种深深的悲痛和失落感。这种情感不仅源于个人的丧失,也来源于国家的动荡和变革。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情感深度,也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汉献帝的内心世界和他所经历的痛苦。
原文:“辛卯,郭汜前军兵临城东北陬上。帝自东阁走出临昭阳园。”描述了郭汜的军队逼近长安城的情景。这种描述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气氛,也突显了汉献帝的脆弱和无力抵抗。
赏析:“辛卯,郭汜前军兵临城东北陬上。帝自东阁走出临昭阳园。”这句诗展示了汉献帝在困境中的生存智慧和勇气。他不仅需要面对敌人的威胁,还要应对内部的纷争和压力。这种生存状态不仅反映了他作为一个皇帝的责任和挑战,也展示了他在困境中的智慧和勇气。
原文:“郭汜纵兵虏掠居民。帝幸章陵故亭,住数日,幸原阳宫。”描述了郭汜的暴行及其带来的破坏和恐慌。这种描述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气氛,也突显了汉献帝在困境中的无助和恐惧。
赏析:“郭汜纵兵虏掠居民。帝幸章陵故亭,住数日,幸原阳宫。”这句诗传达了一种深深的恐惧和无助感。面对敌人的暴行和人民的恐慌,汉献帝不仅要面对外部的威胁,还要应对内心的痛苦和挣扎。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情感深度,也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汉献帝的内心世界和他所面临的困境。
原文:“辛巳,帝至高陵下。”描述了汉献帝在郭汜追击下到达高陵的经历。这种描述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气氛,也突显了汉献帝的无奈和恐惧。
赏析:“辛巳,帝至高陵下。”这句诗展示了一个充满战争和暴力的世界,其中每个人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风险。这种情境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气氛,也突显了人性的脆弱和无助。
原文:“辛巳,帝至高陵下。”描述了汉献帝在郭汜的攻击下到达高陵的经历。这种描述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气氛,也突显了汉献帝的无奈和恐惧。
赏析:“辛巳,帝至高陵下。”这句诗展现了一个充满战争和暴力的世界,其中每个人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风险。这种情境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气氛,也突显了人性的脆弱和无助。
这段文字不仅记录了一个动荡时期的事件进程,还深刻揭示了人物心理的变化及其对历史走向的影响。通过对每个关键事件的详细叙述和分析,本文旨在呈现这一历史阶段的真实面貌和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