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说操多辟青、冀、幽、并名士以为掾属,使人心归附,操从之。官渡之战,袁绍使陈琳为檄书,数操罪恶,连及家世,极其丑诋。及袁氏败,琳归操,操曰:“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身,何乃上及父祖邪!”琳谢罪,操释之,使与陈留阮瑀俱管记室。先是渔阳王松据涿郡,郡人刘放说松以地归操,操辟放参司空军事。
袁熙为其将焦触、张南所攻,与尚俱奔辽西乌桓。触自号幽州刺史,驱率诸郡太守令长,背袁向曹,陈兵数万,杀白马而盟,令曰:“敢违者斩!”众莫敢仰视,各以次歃。别驾代郡韩珩曰:“吾受袁公父子厚恩,今其破亡,智不能救,勇不能死,于义阙矣。若乃北面曹氏,所不能为也。”一坐为珩失色。触曰:“夫举大事,当立大义,事之济否,不待一人,可卒珩志,以厉事君。”乃舍之。触等遂降曹操,皆封为列侯。

《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四》中收录了曹操采纳郭嘉建议多辟青、冀、幽、并四州名士为掾属,使人心归附的故事。下面将详细解析该段文字:

  1. 背景介绍
  • 郭嘉对曹操说,多辟青、冀、幽、并四州的名士作为属官,可以稳定统治。
  • 曹操为安抚地方,采纳了郭嘉的建议,稳定了统治。
  1. 原文翻译
  • 郭嘉劝说曹操多延聘青、冀、幽、并四州的名士作为属官,使人心归附,曹操采纳了他的意见。官渡之战前,袁绍命令陈琳撰写讨伐曹操的檄文,历数曹操的罪恶,并攻击曹家的祖先,极尽丑化诋毁之能事。等到袁绍失败后,陈琳投降曹操,曹操对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文,只该攻击我本人,为什么要向上攻击到我的父亲、祖父?陈琳谢罪,曹操便赦免他,派他与陈留人阮瑀一同担任主管撰写奏章的记室。
  1. 人物分析
  • 郭嘉:字奉孝,是曹操的重要谋士,以其高超的智慧和策略著称。
  • 陈琳:字孔璋,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曾为袁绍撰写讨伐檄文。
  • 阮瑀:字元瑜,是东汉末年的诗人,与陈琳并称“建安七子”,也是曹操的重要谋士。
  1. 主题思想
  • 文章通过描绘曹操采纳郭嘉的建议,以及官渡之战前袁绍对曹操的攻击,展现了曹操在政治斗争中的智谋和手腕,同时揭示了人性中的恐惧和仇恨心理。文章还通过陈琳和阮瑀的经历,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社会地位和命运变迁。
  1. 赏析
  • 这篇文章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展示了曹操的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他的决策不仅基于战略考量,更体现了他对人心的把握和对文化人才的重视。同时,文章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以及文人在历史变迁中的地位和命运。

《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四》中的这段文字,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展现了曹操的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通过对人物性格、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段文字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历史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