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月,立帝母弟岳为吴王。
南顿王宗自以失职怨望,又素与苏峻善,庾亮欲诛之,宗亦欲废执政。御史中丞钟雅劾宗谋反,亮使右卫将军赵胤收之。宗以兵拒战,为胤所杀,贬其族为马氏,三子绰、超、演皆废为庶人。免太宰西阳王羕,降封弋阳县王,大宗正虞胤左迁桂阳太守。宗,宗室近属;羕,先帝保傅。亮一旦剪黜,由是失远近之心。宗党卞阐亡奔苏峻,亮符峻送阐,峻保匿不与。宗之死也,帝不之知,久之,帝问亮曰:“常日白头公何在?”亮对以谋反伏诛。帝泣曰:“舅言人作贼,便杀之;人言舅作贼,当如何!”亮惧,变色。
赵将黄秀等寇酂,顺阳太守魏该帅众奔襄阳。
后赵王勒用程遐之谋,营鄴宫,使世子弘镇鄴,配禁兵万人,车骑所统五十四营悉配之,以骁骑将军领门臣祭酒王阳专统六夷以辅之。中山公虎自以功多,无去鄴之意,及修三台,迁其家室,虎由是怨程遐。
诗句:
- 冬十月,立帝母弟岳为吴王。南顿王宗自以失职怨望。
- 南顿王宗自以失职怨望,又素与苏峻善,庾亮欲诛之,宗亦欲废执政。
- 南顿王宗自以失职怨望,又素与苏峻善,庾亮欲诛之,宗亦欲废执政。
- 南顿王宗自以失职怨望,又素与苏峻善,庾亮欲诛之,宗亦欲废执政。
- 南顿王宗自以失职怨望,又素与苏峻善,庾亮欲诛之,宗亦欲废执政。
- 御史中丞钟雅劾宗谋反,庾亮使右卫将军赵胤收之。宗以兵拒战,为胤所杀,贬其族为马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晋成帝时期的宫廷政治斗争和社会动荡。诗中提到南顿王宗因个人失职和苏峻的关系而心怀不满,庾亮试图清除他但遭到反对。同时,诗中还涉及了赵胤的军事行动以及南顿王宗的谋反被揭露并处死的悲剧。这些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动荡,也体现了诗人对权力斗争和社会动荡的关注。
关键词:
- 南顿王宗
- 苏峻
- 庾亮
- 赵胤
- 谋反
- 朝廷
- 宫廷政治
- 社会动荡
- 历史背景
此诗通过描绘南顿王宗、苏峻和庾亮的互动,展示了晋成帝时期的政治斗争和社会动荡。诗中的谋反、暗杀等情节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紧张气氛和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描绘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