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主期以从子尚书仆射武陵公载有俊才,忌之,诬以谋反,杀之。
十一月,诏建威将军司马勋将兵安集汉中;成汉王寿击败之。寿遂置汉中守宰,戍南郑而还。
索头郁鞠帅众三万降于赵,赵拜郁鞠等十三人为亲赵王,散其部众于冀、青等六州。
赵王虎作太武殿于襄国,作东、西宫于鄴,十二月,皆成。太武殿基高二丈八尺,纵六十五步,广七十五步,甃以文石。下穿伏室,置卫士五百人。以漆灌瓦,金珰,银楹,珠帘,玉壁,穷极工巧。殿上施白玉床、流苏帐,为金莲华以冠帐顶。又作九殿于显阳殿后,选士民之女以实之,服珠玉、被绮縠者万馀人。教宫人占星气、马步射。置女太史,及杂伎工巧,皆与外同。以女骑千人为卤簿,皆着紫纶巾,熟锦袴,金银镂带,五文织成靴,执羽仪,鸣鼓吹,游宴以自随。于是赵大旱,金一斤直粟二斗,百姓嗷然;而虎用兵不息,百役并兴。使牙门将张弥行徙洛阳钟虡、九龙、翁仲、铜驼、飞廉于鄴,载以四轮缠辋车,辙广四尺,深二尺。一钟没于河,募浮没三百人入河,系以竹纟亘,用牛百头,鹿栌引之,乃出,造万斛之舟以济之。既至鄴,虎大悦,为之赦二岁刑,赉百官谷帛,赐民爵一级。又用尚方令解飞之言,于鄴南投石于河,以作飞桥,功费数千万亿,桥竟不成,役夫饥甚,乃止。使令长帅民入山泽采橡及鱼以佐食,复为权豪所夺,民无所得。初,日南夷帅范稚,有奴曰范文,常随商贾往来中国;后至林邑,教林邑王范逸作城郭、宫室、器械,逸爱信之,使为将。文遂谮逸诸子,或徙或逃。是岁,逸卒,文诈迎逸子于它国,置毒于椰酒而杀之,文自立为王。于是出兵攻大岐界、小岐界、式仆、徐狼、屈都、乾鲁、扶单等国,皆灭之,有众四五万,遣使奉表入贡。
资治通鉴·卷第九十五·晋纪十七
译文:
成主期认为他的侄子尚书仆射武陵公载有俊才,心生嫉妒,便诬陷他谋反,并将其杀害。十一月,赵主石虎下诏让建威将军司马勋率军安集汉中;成汉王石寿在击败敌军后,设置汉中的守宰,并在南郑驻军后返回。索头郁鞠率领三万部众向赵投降,赵任命郁鞠等十三人为亲赵王,将他们的部众分散到冀州、青州的六个州。赵王石虎在襄国建造太武殿,在邺建成东宫和西宫,十二月,都完工了。太武殿高两丈八尺,宽六十五步,用文石砌成。殿内还设有密室和卫士五百人,以漆涂瓦,金珰,银楹,珠帘,玉壁,穷极工巧。殿上铺设白玉床和流苏帐,装饰有金莲华以冠帐顶。还在显阳殿后建造九殿,选拔百姓女子充实其中,穿着珠玉、穿着绮縠的一万多人。教宫女占卜星气、骑马射箭的技巧。还设置女太史和各种伎艺工人巧,都与外廷同等。还用女性骑军一千人组成卤簿,着紫纶巾,熟锦袴,金银镂带,五文织成靴,执羽仪,鸣鼓吹,巡游宴乐以自随。于是赵国大旱,黄金一斤只能换粟二斗,百姓生活困苦;石虎却不断发动战争,劳民伤财地修建各种工程。他派牙门将张弥行移洛阳钟虡、九龙、翁仲、铜驼、飞廉于邺,装车运载到邺城,再用四轮缠辋车载至邺,车辙宽四尺,深二尺。一个钟沉没于河中,募三百人为河捞者,系以竹纟亘,用牛百头,鹿栌牵引之,然后才能出船,造了万斛之舟以济之。到达邺后,石虎非常高兴,为之赦免两年刑,赐给百官谷物帛,赏赐民众爵一级。又用尚方令解飞之言,在邺城南投石于河,以制造飞桥,耗费了数千万亿的人力财力。但最终飞桥没有完成,役夫饥甚,才停止。还命令地方长官带领民众进山泽采橡及鱼来佐食,又被权豪所夺,民众一无所获。当初,日南夷帅范稚有个仆人名叫范文,常随商贾往来中国;后来到了林邑,教林邑王范逸制造城池、宫室、器械,范逸信任爱信范文,让他做将领。之后范文便进谗言诬陷范逸的儿子们,或迁徙迁移或逃窜。当年,林邑王范逸去世,范文诈迎范逸之子于他国,置毒于椰酒之中并杀了他们,自己自立为王。之后出兵攻大岐界、小岐界、式仆、徐狼、屈都、乾鲁、扶单等国,全都被消灭,有众四五万,派遣使者奉表入贡。
晋纪十七(咸和七年)春正月辛未大赦。赵主勒大飨群臣,谓徐光曰:“朕可方自古何等主?”对曰:“陛下神武谋略过于汉”赵主勒比照古今君主的英明,询问徐光:“朕可比照自古以来的哪一位君主?”徐光回答说:“陛下神武谋略超过汉朝”。
《资治通鉴》是一部记录中国历史的编年体巨著,涵盖了从战国时期到宋朝的历史变迁。本段摘录了《资治通鉴》中关于晋纪十七的内容。这段历史记载了晋朝皇帝成帝石虎的一系列行为和决策,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国家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