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使襄城公涉归、上庸公日归帅众戍长安。二归告镇西将军石广私树恩泽,潜谋不轨;虎追广至鄴,杀之。
乙未,以司徒导为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郗鉴为太尉,庾亮为司空。六月,以寻为丞相,罢司徒官以并丞相府。导性宽厚,委任诸将赵胤、贾宁等,多不奉法,大臣患之。庾亮与郗鉴笺曰:“主上自八九岁以及成人,入则在宫人之手,出则唯武官、小人,读书无从受音句,顾问未尝遇君子。秦政欲愚其黔首,天下犹知不可,况欲愚其主哉!人主春秋既盛,宜复子明辟。不稽首归政,甫居师傅之尊,多养无赖之士;公与下官并荷托付之重,大奸不扫,何以见先帝于地下乎!”欲共起兵废导,鉴不听。南蛮校尉陶称,侃之子也,以亮谋语导。或劝导密为之备,导曰:“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则如君言,元规若来,吾便角巾还第,复何惧哉!”又与称书,以为:“庾公帝之元舅,宜善事之!”征西参军孙盛密谏亮曰:“王公常有世外之怀,岂肯为凡人事邪!此必佞邪之徒欲间内外耳。”亮乃止。盛,楚之孙也。是时亮虽居外镇,而遥执朝廷之权,既据上流,拥强兵,趣势者多归之。导内不能平,常遇西风尘起,举扇自蔽,徐曰:“元规尘污人!”导以江夏李充为丞相掾。充以时俗崇尚浮虚,乃著《学箴》。以为老子云“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岂仁义之道绝,然后孝慈乃生哉?盖患乎情仁义者寡,而利仁义者众,将寄责于圣人而遣累乎陈迹也。凡人见形者众,及道者鲜,逐迹逾笃,离本逾远。故作《学箴》以祛其蔽曰:“名之攸彰,道之攸废;及损所隆,乃崇所替。非仁无以长物,非义无以齐耻,仁义固不可远,去其害仁义者而已。”

资治通鉴·卷九十六·晋纪十八

春,正月,燕王皝遣都尉赵磐如赵,听师期。赵王虎将击段辽,募骁勇者三万人,悉拜龙腾中郎。会辽遣段屈云袭赵幽州,幽州刺史李孟退保易京。虎乃以桃豹为横海将军,王华为渡辽将军,帅舟师十万出漂渝津;支雄为龙骧大将军,姚弋仲为冠军将军,帅步骑七万为前锋以伐辽。

译文:春季,正月,前燕王慕容派遣都尉赵磐前往赵国,听从军队出发的日期。前赵王石虎将要攻击段辽,招募勇猛的士兵三万人,全部任命为龙腾中郎。此时,段辽派段屈云袭击赵国的幽州,幽州刺史李孟撤退并保卫易京。于是前赵王石虎便任用桃豹为横海将军,任弼为渡辽将军,率领十万水军从漂渝津出发,任雄为龙骧大将军,姚弋仲为冠军将军,率领七万步兵和骑兵作为先锋部队去讨伐段辽。

赏析:此诗描绘了晋纪中的重要事件,包括前赵王石虎与燕王慕容的军事行动,以及两位重要人物——赵磐和桃豹在战争中的角色。诗中的“听师期”表达了对军事行动的重视,而“募骁勇者三万人”则揭示了前线将领的战略部署。诗中还提到了李孟退守易京,这是对抗侵略的一种防御策略。此外,诗中提到的龙腾中郎、龙骧大将军等官职名称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格局和军事力量的分布。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述展现了一段紧张而充满变数的历史时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动荡的时代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