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庾亮犹上疏欲迁镇石城,闻邾城陷。乃止。上表陈谢,自贬三等,行安西将军;有诏复位。以辅国将军庾怿为豫州刺史,监宣城、庐江、历阳、安丰四郡诸军事,假节,镇芜湖。
赵王虎患贵戚豪恣,乃擢殿中御史李巨为御史中丞,特加亲任,中外肃然。虎曰:“朕闻良臣如猛虎,高步旷野而豺狼避路,信哉!”
虎以抚军将军李农为使持节、监辽西、北平诸军事、征东将军、营州牧,镇令支。农帅众三万与征北大将军张举攻燕凡城。燕王皝以榼卢城大悦绾为御难将军,授兵一千,使守凡城。及赵兵至,将吏皆恐,欲弃城走。绾曰:“受命御寇,死生以之。且凭城坚守,一可敌百,有敢妄言惑众者斩!”众然后定。绾身先士卒,亲冒矢石;举等攻之经旬,不能克,乃退。虎以辽西迫近燕境,数遭攻袭,乃悉徙其民于冀州之南。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资治通鉴·卷九十六 · 晋纪十八
- 注释: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 译文:《资治通鉴》第九十六卷,记载了晋成帝咸康四年(戊戌,公元338年)的历史事件。
- 时,庾亮犹上疏欲迁镇石城
- 注释:此时,指的是晋成帝咸康四年(戊戌,公元338年)。
- 译文:当时,庾亮仍然上表请求调任他为石城的都督。
- 闻邾城陷
- 注释:听到邾城被敌军攻破的消息。
- 译文:听闻邾城已经被敌人攻陷。
- 乃止
- 注释:因此停止了上疏调任的计划。
- 译文:因此停止了上疏调任的计划。
- 上表陈谢,自贬三等
- 注释:上表向朝廷陈情并表示自己的歉意,自降三级官位以示谦卑。
- 译文:上表向朝廷陈情并表示自己的歉意,自降三级官位以示谦卑。
- 行安西将军;有诏复位
- 注释:被授予安西将军的官职。
- 译文:被授予安西将军的官职;皇帝下诏恢复他的官职。
- 以辅国将军庾怿为豫州刺史,监宣城、庐江、历阳、安丰四郡诸军事,假节,镇芜湖
- 注释:任命辅国将军庾怿为豫州刺史,监管宣城、庐江、历阳、安丰四个郡的军事事务,授予他符节,镇守芜湖。
- 译文:任命辅国将军庾怿为豫州刺史,监管宣城、庐江、历阳、安丰四个郡的军事事务,授予他符节,镇守芜湖。
- 赵王虎患贵戚豪恣
- 注释:后赵的国君石虎担忧皇族成员过于专权。
- 译文:后赵的国君石虎担忧皇族成员过于专权。
- 乃擢殿中御史李巨为御史中丞
- 注释:于是提拔殿中御史李巨为御史中丞。
- 译文:于是提拔殿中御史李巨为御史中丞。
- 特加亲任,中外肃然
- 注释:特别受到信任和尊重,使朝廷内外都感到肃然起敬。
- 译文:特别受到信任和尊重,使朝廷内外都感到肃然起敬。
- 虎曰:“朕闻良臣如猛虎,高步旷野而豺狼避路,信哉!”
- 注释:石虎说:“我听说好臣就像猛虎一样,高视阔步旷野而豺狼都要躲避道路,这真是真的啊!”
- 译文:石虎说:“我听说好臣就像猛虎一样,高视阔步旷野而豺狼都要躲避道路,这真是真的啊!”
- 虎以抚军将军李农为使持节、监辽西、北平诸军事、征东将军、营州牧,镇令支。
- 注释:石虎任命抚军将军李农为使持节、监领辽西、北平两州的军政事务、征束将军兼营州牧,镇守令支。
- 译文:石虎任命抚军将军李农为使持节、监领辽西、北平两州的军政事务、征束将军兼营州牧,镇守令支。
- 农帅众三万与征北大将军张举攻燕凡城
- 注释:李农率领三万士兵与征北大将军张举一起攻打燕国的凡城。
- 译文:李农率领三万士兵与征北大将军张举一起攻打燕国的凡城。
- 燕王皝以榼卢城大悦绾为御难将军,授兵一千,使守凡城。及赵兵至,将吏皆恐,欲弃城走。绾曰:“受命御寇,死生以之。且凭城坚守,一可敌百,有敢妄言惑众者斩!”众然后定。绾身先士卒,亲冒矢石;举等攻之经旬,不能克,乃退。
- 注释:燕王慕容派遣他的将领大悦绾为御难将军,授予一千名士兵的指挥权,让他驻守凡城。当后赵的军队来到时,将领们都感到恐慌,打算放弃凡城逃走。大悦绾说:“我已经接受任务抵御侵略者,生死由我决定。而且依靠城池坚守,一次抵挡一百个敌军,如果有谁敢胡说八道迷惑众人,就斩首!”大家这才安定下来。大悦绾亲自带头冲锋陷阵,亲自冒着箭矢和利箭的危险;张举等人攻城十余天,未能攻克,于是撤退。
- 译文:燕王慕容派遣他的将领大悦绾为御难将军,授予一千名士兵的指挥权,让他驻守凡城。当后赵的军队来到时,将领们都感到恐慌,打算放弃凡城逃走。大悦绾说:“我已经接受任务抵御侵略者,生死由我决定。而且依靠城池坚守,一次抵挡一百个敌军,如果有谁敢胡说八道迷惑众人,就斩首!”大家这才安定下来。大悦绾亲自带头冲锋陷阵,亲自冒着箭矢和利箭的危险;张举等人攻城十余天,未能攻克,就撤退了。
《资治通鉴》中的这首诗记录了晋成帝咸康四年(戊戌,公元338年)的历史事件。其中涉及人物包括晋成帝、石虎、庾亮等人,以及他们之间的政治斗争和个人经历。诗中描述了庾亮请求调任但最终没有成功的情况,以及石虎对后赵将领的信任和支持。此外,还提到了燕国抵抗后赵入侵的过程,展现了燕王慕容及其将领的决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