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人谓它国之民来附者皆为乌桓,什翼犍分之为二部,各置大人以监之。弟孤监其北,子寔君监其南。
什翼犍求昏于燕,燕王皝以其妹妻之。
秋,七月,赵王虎以太子宣为大单于,建天子旌旗。
庚申,始兴文献公王导薨,丧葬之礼视汉博陆候及安平献王故事,参用天子之礼。
导简素寡欲,善因事就功,虽无日用之益而岁计有馀。辅相三世,仓无储谷,衣不重帛。初,导与庾亮共荐丹杨尹何充于帝,请以为己副,且曰:“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社稷无虞矣。”由是加吏部尚书。及导薨,微庾亮为丞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亮固辞。辛酉,以充为护军将军,亮弟会稽内史冰为中书监、扬州刺史,参录尚书事。
冰既当重任,经纶时务,不舍昼夜,宾礼朝贤,升擢后进,由是朝野翕然称之,以为贤相。初,王导辅政,每从宽恕;冰颇任威刑,丹杨尹殷融谏之。冰曰:“前相之贤,犹不堪其弘,况如吾者哉!”范汪谓冰曰:“顷天文错度,足下宜尽消御之道。”冰曰:“玄象岂吾所测,正当勤尽人事耳。”又隐实户口,料出无名万馀人,以充军实。冰好为纠察,近于繁细,后益矫违,复存宽纵,疏密自由,律令无用矣。
资治通鉴·卷九十六·晋纪十八
代人谓它国之民来附者皆为乌桓,什翼犍分之为二部,各置大人以监之。弟孤监其北,子寔君监其南。
什翼犍求昏于燕,燕王以其妹妻之。
秋,七月,赵王虎以太子宣为大单于,建天子旌旗。
庚申,始兴文献公王导薨,丧葬之礼视汉博陆侯及安平献王故事,参用天子之礼。
导简素寡欲,善因事就功,虽无日用之益而岁计有馀。辅相三世,仓无储谷,衣不重帛。初,导与庾亮共荐丹杨尹何充于帝,请以为己副,且曰:“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社稷无虞矣。”由是加吏部尚书。及导薨,微庾亮为丞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亮固辞。辛酉,以充为护军将军,亮弟会稽内史冰为中书监、扬州刺史,参录尚书事。
冰既当重任,经纶时务,不舍昼夜,宾礼朝贤,升擢后进,由是朝野翕然称之,以为贤相。初,王导辅政,每从宽恕;冰颇任威刑,丹杨尹殷融谏之。冰曰:“前相之贤,犹不堪其弘,况如吾者哉!”范汪谓冰曰:“顷天文错度,足下宜尽消御之道。”冰曰:“玄象岂吾所测,正当勤尽人事耳。”又隐实户口,料出无名万馀人,以充军实。冰好为纠察,近于繁细,后益矫违,复存宽纵,疏密自由,律令无用矣。
译文:
代国的人认为那些来自其他国家的人民都是乌桓族。什翼犍将他们分为两部分,分别设立了两位大人进行监督。他的弟弟孤在北方监管这些人,而他的儿子寔君在南方监管这些人。
什翼犍向燕王求婚,燕王以妹妹嫁给他。
秋季七月,后赵王石虎任命太子石宣为大单于,并建立了天子的旗帜。
庚申日,始兴文献公王导去世,丧葬仪式按照汉朝的博陆侯和安定国的献王的旧例办理,并参考了天子的礼仪。
王导过着简朴的生活,没有过多的追求,善于通过实际行动来解决问题。虽然他没有日常的增益,但是每年的费用也有盈余。他辅佐三代皇帝,家中没有储备的粮食,也没有多余的衣服。当初,王导辅助政务的时候,总是能够宽恕别人;而冰则更加严厉地执行法律和制度,丹杨尹殷融劝谏他说:“前任宰相的品德如此优秀,我都觉得难以胜任,更何况像您这样的人呢。”范汪对王冰说:“最近天文出现了一些错误,您应该尽力改正这些错误。”王冰说:“天象的变化并不是我所能理解的,我只应该竭尽全力去处理事务。”他还隐瞒了实际的人口数量,找出了一万多名没有登记的名字,用来补充军队的力量。王冰喜欢进行严格的检查,这让他接近于繁琐的细节,后来他又变得更加宽容,并且对法令不再严格要求,变得宽松放纵。他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法律条款,这使得他的政策显得有些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