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平公融上疏曰:“东胡跨据六州,南面称帝,陛下劳师累年,然后得之,本非慕义而来。今陛下亲而幸之,使其父子兄弟森然满朝,执权履职,势倾勋旧。臣愚以为狼虎之心,终不可养,星变如此,愿少留意。”坚报曰:“朕方混六合为一家,视夷狄为赤子。汝宜息虑,勿怀耿介。夫惟修德可以禳灾,苟能内求诸己,何惧外患乎!”
太宗简文皇帝宁康二年(甲戌,公元三七四年)
春,正月,癸未朔,大赦。
己酉,刁彝卒。二月,癸丑,以王坦之为都督徐、兗、青三州诸军事、徐、兗二州刺史,镇广陵。诏谢安总中书。安好声律,期功之惨,不废丝竹,士大夫效之,遂以成俗。王坦之屡以书苦谏之曰:“天下之宝,当为天下惜之。”安不能从。
三月,秦太尉建宁列公李威卒。
以下是根据提供的文本内容对《资治通鉴》中的诗句进行翻译和注释:
原文:
春,正月,癸未朔。
刁彝卒。
王坦之上疏曰:“夫天下之宝,当于无用。”
谢安甚患之。
二月,癸丑,王坦之如江陵,镇南参军殷浩就坦之乞求东山之行。
三月,秦太尉建宁列公李威卒。译文:
春季,正月初一,刁彝去世。
王坦之上书说:“天下之宝物,应当在无用之处。”
谢安很担忧这件事。
二月,癸丑日,王坦之前往江陵,镇南参军殷浩来到王坦之处请求准许他回东山。
三月,前秦太尉建宁列公李威去世。
赏析:
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东晋时期的政治局势和个人之间的互动。其中,“天下之宝,当于无用”是王坦之的上疏,表达了他认为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权势和财富,而在于内心的修养和品德。而谢安对此表示担忧,可能担心王坦之过于沉迷于权位和名声,而忽视了真正的价值。
文中还提到了王坦之的旅行和殷浩的请求,这些都是当时政治斗争和个人生活的一部分。通过这些简短的事件,可以感受到东晋时期政治的复杂性和人们生活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