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州刺史杨亮遣其子广袭仇池,与秦梁州刺史杨安战,广兵败,沮水诸戌皆委城奔溃。亮惧,退守磬险。九月,安进攻汉川。
丙申,以王彪之为尚书令,谢安为仆射,领吏部,共掌朝政。安每叹曰:“朝廷大事,众所不能决者,以咨王公,无不立决。”
以吴国内史刁彝为徐、兗二州刺史,镇广陵。
冬,秦王坚使益州刺史王统、秘书监硃肜帅卒二万出汉川,前禁将军毛当、鹰扬将军徐成帅卒三万出剑门,入寇梁、益;梁州刺史杨亮帅巴獠万馀拒之,战于青谷。亮兵败,奔固西城。肜遂拔汉中。徐成攻剑门,克之。杨安进攻梓潼,梓潼太守周飏固守涪城,遣步骑数千送母、妻自汉水趣江陵,硃肜邀而获之,飏遂降于安。十一月,安克梓潼。荆州刺史桓豁遣江夏相竺瑶救梁、益;瑶闻广汉太守赵长战死,引兵退。益州刺史周仲孙勒兵拒硃肜于绵竹,闻毛当将至成都,仲孙帅骑五千奔于南中。奉遂取梁、益二州,邛、莋、夜郎皆附于秦。秦王坚以杨安为益州牧,镇成都;毛当为州刺史,镇汉中;姚苌为宁州刺史,屯垫江;王统为南秦州刺史,镇仇池。
诗翻译
资治通鉴·卷一百零三·晋纪二十五
诗句:
重光协洽,尽旃蒙大渊献,凡五年。
译文: 重光协洽(辛未),尽旃蒙大渊献(乙亥),凡五年。
注释:
- 重光协洽:表示重光合作和谐,指国家治理得当。
- 尽:结束的意思。
- 旃蒙大渊献:指的是广泛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
- 凡五年:共花费了五年的时间。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晋朝简文帝咸安元年的历史背景,当时晋国正处于一个和平繁荣时期。诗中提到的国家治理的和谐以及广泛贡献的描述,体现了晋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成就。同时,通过“凡五年”一词,也表达了国家的繁荣需要时间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