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主垂遣太原王楷、赵王麟、陈留王绍、章武王宙攻秦苻定、苻绍、苻谟、苻亮等;楷先以书与之,为陈祸福,定等皆降。垂封定等为侯,曰:“以酬秦主之德。”
秦主丕以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录尚书事王永为左丞相,太尉、东海王纂为大司马,司空张虵为太尉,尚书令咸阳徐义为司空,司隶校尉王腾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永传檄四方公侯、牧守、垒主、民豪,共讨姚苌、慕容垂,令各帅所统,以孟冬上旬会大驾于临晋。于是天水姜延、冯翊寇明、河东王昭、新平张晏、京兆杜敏、扶风马朗、建忠将军、高平牧官都尉扶风王敏等咸承檄起兵,各有众数万,遣使诣秦,丕皆就拜将军、郡守,封列侯。冠军将军邓景拥众五千据彭池,与窦冲为首尾,以击后秦。丕以景为京兆尹。景,羌之子也。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释义
    燕主垂派遣太原王楷、赵王麟、陈留王绍、章武王宙攻打秦国的苻定、苻绍、苻谟、苻亮等。
  • 注解:晋,指后秦。
  • 赏析:诗中描述了晋朝皇帝(后秦)垂派遣几位王率领的军队对抗前秦军队。这里的“燕主”指的是后燕的国主慕容垂;“晋”则明确指出这是后秦与后燕之间的战争。
  1. 诗句释义
    楷先以书与之,为陈祸福,定等皆降。
  • 注解:楷,指太原王楷。
  • 赏析:这里描述的是太原王楷首先通过书信向苻定等人展示了利害关系,导致他们最终投降。
  1. 诗句释义
    垂封定等为侯,曰:“以酬秦主之德。”
  • 注解:垂,指后秦的主君苻垂。
  • 赏析:这里提到苻垂封赏了投降的苻定等人作为侯,表示这是为了回报前秦主君苻坚的恩德。
  1. 诗句释义
    秦主丕以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录尚书事王永为左丞相,大尉东海王纂为大司马,司空张虵为太尉,尚书令咸阳徐义为司空,司隶校尉王腾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 注解:丕,指后秦的主君苻丕。
  • 赏析:这里描述了后秦王苻丕任命了一系列官员来辅佐政务。
  1. 诗句释义
    永传檄四方公侯、牧守、垒主、民豪,共讨姚苌、慕容垂,令各帅所统,以孟冬上旬会大驾于临晋。
  • 注解:永,指左丞相王永或某位王姓人物。
  • 赏析:这里提到了王勇(或王姓人物)发布通告给各地的官员、地方领袖、部落首领和普通民众,号召他们共同讨伐姚苌和慕容垂。并规定在农历十一月初十集合在临晋会师。
  1. 诗句释义
    于是天水姜延、冯翊寇明、河东王昭、新平张晏、京兆杜敏、扶风马朗、建忠将军、高平牧官都尉扶风王敏等咸承檄起兵,各有众数万,遣使诣秦,丕皆就拜将军、郡守,封列侯。
  • 注解:延,指天水人姜延;明,指冯翊人寇明;昭,指河东人王昭;晏,指新平人张晏;敏,指京兆人杜敏;王敏,指扶风人王敏(或称高平、牧官都尉)。
  • 赏析:这段描述了其他一些地方的领袖和将领响应王永的号召而起兵,各自拥有几万军队,并向后秦派遣使者。后秦也相应地授予他们官职和封赏。
  1. 诗句释义
    冠军将军邓景拥众五千据彭池,与窦冲为首尾,以击后秦。
  • 注解:景,指邓景;彭池,可能是指后秦的一个战略要地。
  • 赏析:在这里提到邓景(或称邓景),他拥有五千士兵并占领了一个战略地点彭池。他还与窦冲联手,准备攻击后秦。
  1. 诗句释义
    丕以景为京兆尹。 景,羌之子也。
  • 注解:景,指邓景;京兆尹,是古代的地方行政长官。
  • 赏析:最后提到后秦主苻丕任命邓景担任京兆尹一职,说明他在当地的行政地位很高。同时,邓景也是羌族后裔。

此诗描绘了一幅后秦与后燕之间紧张对峙的画面,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和政治举措来展示双方的军事力量和政治策略。诗中涉及的人物和事件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也为读者提供了了解那个时代的重要信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