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后秦主苌之弟硕德统所部羌居陇上,闻苌起兵,自称征西将军,聚众于冀城以应之;以兄孙详为安远将军,据陇城,从孙训为安西将军,据南安之赤亭,与秦秦州刺史王统相持。苌自安定引兵会硕德攻统,天水屠各、略阳羌胡应之者一万馀户,秦略阳太守王皮降之。
初,秦灭代,迁代王什翼犍少子窟咄于长安,从慕容永东徙,永以窟咄为新兴太守。刘显遣其弟亢泥迎窟咄,以兵随之,逼魏南境,诸部骚动。魏王珪左右于桓等与部人谋执珪以应窟咄,幢将代人莫题等亦潜与窟咄交通。桓舅穆崇告之,珪诛桓等五人,莫题等七姓悉原不问。珪惧内难,北逾阻山,复依贺兰部,遣外朝大人辽东安同求救于燕,燕主垂遣赵王麟救之。
九月,王统以秦州降于后秦。后秦主苌以姚硕德为使持节、都督陇右诸军事、秦州刺史,镇上邽。

诗句赏析

《资治通鉴·卷一百零六·晋纪二十八》译文及注释解析

  1. 原文
    初,后秦主苌之弟硕德统部众于陇上,闻苌起兵,自称征西将军,聚众以向冀城;以兄孙详为安远将军,从戍于南安,从兄训为安远将军,从戍于赤亭,秦州刺史王统相持不下。苌自安定引兵会硕德,赵屠各、略阳诸羌与赫连定相攻,诸部骚动。
    苌自将步骑万馀并兵会硕德,大破赫连氏于沃口,尽虏其众,秦主坚遣使告难,秦使长乐公丕帅众三万自枋头将归鄴城,龙骧将军檀玄击之,战于谷口,玄兵败,丕复入邺城。
  2. 译文
    起初,后秦国主苻苌的弟弟硕德在陇上统领军队,听到苻苌起兵的消息后,自称征西将军,聚集军队向北地进发。他任命哥哥的儿子孙详为安远将军,驻守在南安,从兄孙训为安远将军,驻守在赤亭,而秦州刺史王统则与他们对峙。苻苌从安定率军前来会合硕德,赵屠各、略阳的各部族与赫连定交战,各地都发生动乱。
    苻苌亲自率领一万人的军队和硕德会合,大败赫连氏军队于沃口,俘虏了他们所有的军队,后秦国主苻坚派遣使臣告诉苻苌自己被包围的情况。此时,前秦国使长乐公苻丕率领三万士兵准备返回邺城。龙骧将军檀玄率军在谷口与苻丕作战,但因战败而撤回邺城。
  3. 注释
  • 硕德:后秦国主苻苌的弟弟,统领陇上军队。
  • 赫连定:后秦国与北魏之间的将领,与略阳的氐人部落联合对抗秦国。
  • 沃口:地名,位于今甘肃省境内。
  1. 赏析
    此诗描绘了后秦时期的政治动荡和军事冲突。诗中通过具体事件展现了苻苌的军事才能和战略部署,如在沃口击败赫连氏军队等。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饱受战争苦难的现实。诗中的战争场面描绘详细、生动,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动荡的时代,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紧张氛围和人们的苦难生活。

  2. 诗歌背景与历史意义

这首诗选自《资治通鉴》,是一部记录中国历史上重要事件的编年体史书。本篇记载了后秦建立者苻苌统一北方的战争过程以及他与其他势力间的战争。

  1. 诗歌内容概述

诗中讲述了后秦国主苻苌的弟弟硕德在陇上的军事行动以及他在沃口之战中的胜利,这体现了苻苌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出色的指挥才能。

  1. 诗歌风格与特点

诗歌语言简练,情节清晰,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与安宁生活的向往。

  1. 文化与历史影响

此诗作为历史记载的一部分,对后世了解后秦时期的军事策略和国家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它不仅帮助人们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历史背景,还提供了关于古代战争和民族关系的重要视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