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柔、慕容盛及盛弟会皆在长子,盛谓柔、会曰:“主上已中兴幽、冀,东西未壹,吾属居嫌疑之地,为智为愚,皆将不免。不若以时东归,无为坐待鱼肉也。”遂相与亡归燕。后岁馀,西燕主永悉诛燕主俊及燕主垂之子孙,男女无遗。
张大豫自西郡入临洮,掠民五千馀户,保据俱城。
十二月,吕光自称使持节、侍中、中外大都督、督陇右、河西诸军事、大将军、凉州牧、酒泉公。
秦主登立世祖神主于军中,载以辎軿,建黄旗青盖,以虎贲三百人卫之,凡所欲为,必启主而后行。引兵五万,东击后秦,将士皆刻鉾、铠为“死”“休”字;每战以剑槊为方圆大阵,知有厚薄,从中分配,故人自为战,所向无前。
初,长安之将败也,中垒将军徐嵩、屯骑校尉胡空各聚众五千,结垒自固;既而受后秦官爵。后秦主苌以王礼葬秦主坚于二垒之间。及登至,嵩、空以众降之。登拜嵩雍州刺史,空京兆尹,改葬坚以天子之礼。
晋纪二十八:慕容冲与西燕的兴衰
在《资治通鉴》中,晋纪二十八记载了西燕和后秦之间的一系列战争。公元385年,秦王苻坚率军讨伐西燕,西燕国主慕容冲企图通过东归以摆脱困境,但最终还是被苻坚所灭。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西燕的灭亡,也预示着北方战火的再起。
西燕国虽然一度在慕容盛和慕容冲的带领下取得了一定的军事成就,但他们的政权并未能稳固其根基。慕容盛指出:“十人之长,亦须才过九人,然后得安。” 这反映了他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深刻忧虑。而慕容冲虽年少便有雄心壮志,但最终却因骄逸过度而难成大业。他的政权虽存在了短暂几年,但终究未能抵挡住外敌的侵扰。
后秦方面则展现出了更为坚定和高效的军事策略。姚苌在长安之战中俘获前秦的将领及士兵,使得岭北各城纷纷投降于他。这不仅展示了后秦军队的强大攻势,也让后秦政权在北方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这段历史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国家如何从兴盛走向衰落,以及新兴势力如何在动荡中崛起。西燕的覆灭和后秦的胜利,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军事冲突,更是北方政治力量格局转变的重要标志。通过《资治通鉴》,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及其复杂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