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在豫章,遣十五议曹下属城,采求风政,并吏假还,讯问官长得失。徐邈与宁书曰:“足下听断有允,庶事无滞,则吏慎其负,而人听不惑矣,岂须邑至里诣,饰其游声哉!非徒不足致益,乃实蚕渔之所资,岂有善人群子而干非其事,多所告白者乎!自古以来,欲为左右耳目者,无非小人,皆先因小忠而成其大不忠,先藉小信而成其大不信,遂使谗诌并进,善恶倒置,可不戒哉?足下慎选纲纪,必得国土以摄诸曹,诸曹皆得良吏以掌文按,又择公方之人以为监司,则清浊能否,与事而明,足下但平心处之,何取于耳目哉?昔明德马后未尝顾左右与言,可谓远识,况大丈夫而不能免此乎!”
十二月,后秦主苌使其东门将军任瓫诈遣使招秦主登,许开门纳之。登将从之,征东将军雷恶地将兵在外,闻之,驰骑见登,曰:“姚苌多许,不可信也!”登乃止。苌闻恶地诣登,谓诸将曰:“此羌见登,事不成矣!”登以恶地勇略过人,阴惮之。恶地惧,降于后秦,苌以恶地为镇军将军。

资治通鉴·卷一百零七·晋纪二十九

宁豫章,遣十五议曹下属城,采求风政,并吏假还,讯问官长得失。徐邈与宁书曰:“足下听断有允,庶事无滞,则吏慎其负,而人听不惑矣,岂须邑至里诣,饰其游声哉!非徒不足致益,乃实蚕渔之所资,岂有善人群子而干非其事,多所告白者乎!”自古以来,欲为左右耳目者,无非小人,皆先因小忠而成其大不忠,先藉小信而成其大不信,遂使谗诌并进,善恶倒置,可不戒哉?足下慎选纲纪,必得国土以摄诸曹,诸曹皆得良吏以掌文按,又择公方之人以为监司,则清浊能否,与事而明,足下但平心处之,何取于耳目哉?昔明德马后未尝顾左右与言,可谓远识,况大丈夫而不能免此乎!”十二月,后秦主苌使其东门将军任瓫诈遣使招秦主登,许开门纳之。登将从之,征东将军雷恶地将兵在外,闻之,驰骑见登,曰:“姚苌多许,不可信也!”登乃止。苌闻恶地诣登,谓诸将曰:“此羌见登,事不成矣!”登以恶地勇略过人,阴惮之。恶地惧,降于后秦,苌以恶地为镇军将军。

译文:范宁在豫章,派遣十五议曹下属城,收集民谣风俗,并让这些官员回去,询问他们所听到的政绩得失。徐邈给范宁写信说:“您处理政务公正无私,所有事情都能顺畅办理,那么下属官员就会小心谨慎,而百姓就不会感到疑惑了。难道您需要亲自到各个县去视察吗,通过装饰自己的声望来欺骗百姓吗?这不是必要的。从古至今,那些想要成为君主耳目的大臣们,无一例外都是小人,他们首先因为一些小事就对别人产生怀疑,然后利用一些小恩小惠来建立自己的信誉,结果导致谗言和谄媚的人越来越多,好的坏的都颠倒了。我们不能不引以为戒啊!您要慎重选择负责管理朝政的大臣,一定要找到能够治理好国家的贤才来辅助您,各位大臣都应该由有才能的人来担任,这样才能使政治清明,没有奸臣乱党存在,您只需保持一颗公正的心就行了,何必去依赖那些耳朵和眼睛呢?以前明德皇后马氏从不顾及左右亲信的意见,这可以说是有远见的。何况大丈夫怎么能避免被那些小人利用呢?” 十二月,后秦国主张苌派东门将军任瓫假装派人前去招安前秦皇帝苻登的朝廷,答应开门接纳他。苻登准备听从他们的建议,但征东将军雷恶地正在前线领兵,听到这个消息后,他骑马去见苻登,说:“姚苌有很多许诺,不能相信!”苻登于是没有采纳这个建议。后秦主苌听说雷恶地前往苻登那里,认为这件事不会有结果。苻登因为雷恶地勇猛果敢超过了一般人,心中暗自忌惮他。雷恶地害怕了,投降了后秦,后秦任命雷恶地为镇军将军。

赏析:本文主要描述了范宁在豫章期间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及他与徐邈的书信往来。其中,范宁派遣十五议曹下属城,收集民意,并通过讯问官吏了解政绩得失。同时,徐邈写信给范宁,劝导他不要过于依赖于耳朵和眼睛来获取信息,而应该注重实际行动和政绩。文章通过对范宁和徐邈的言行举止进行描述,展示了他们的政治智慧和道德品质,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政治家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视和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