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素以才地陵物,既杀王国宝,自谓威无不行,仗刘牢之为爪牙而但以部曲将遇之,牢之负其才,深怀耻恨。元显知之,遣庐江太守高素说牢之,使叛恭,许事成即以恭位号授之;又以道子书遗牢之,为陈祸福。牢子谓其子敬宣曰;“王恭昔受先帝大恩,今为帝舅,不能翼戴王室,数举兵向京师,吾不能审恭之志,事捷之日,必能为天子相王之下乎?吾欲奉国威灵,以顺讨逆,何如?”敬宣曰:“朝廷虽无成、康之美,亦无幽、厉之恶;而恭恃其兵威,暴蔑王室。大人亲非骨肉,义非君臣,虽共事少时,意好不协,今日讨之,于情义何有!”
恭参军何澹之知其谋,以告恭。恭以澹之素与牢之有隙,不信。乃置酒请牢之,于众中拜之为兄,精兵坚甲,悉以配之,使帅帐下督颜延为前锋。牢之至竹里,斩延以降;遣敬宣及其婿东莞太守高雅之还袭恭。恭方出城曜兵,敬宣纵骑横击之,恭兵皆溃。恭将入城,雅之已闭城门。恭单骑奔曲阿,素不习马,髀中生疮。曲阿人殷确,恭故吏也,以船载恭,将奔桓玄,至长塘湖,为人所告,获之,送京师,斩于倪塘。恭临刑,犹理须鬓,神色自若,谓临刑者曰:“我暗于信人,所以至此,原其本心,岂不忠于社稷邪!但令百世之下知有王恭耳。”并其子弟党与皆死。以刘牢之为都督兗、表、冀、幽、并、徐、扬州、晋陵诸军事以代恭。
王恭杀王国宝
王恭起兵原因与其最终结局
- 王恭简介
- 早年经历及家族背景
- 王恭政治生涯
- 王恭与王室关系
- 王国宝罪行与影响
- 王国宝权力膨胀与失德行为
- 王国宝对朝政负面影响
- 民众对王国宝不满情绪
- 王恭起兵动机与策略
- 王恭对王国宝失望
- 王恭寻求政治变革途径
- 联络其他力量共同讨伐王国宝
- 起兵过程与关键事件
- 起兵檄文发布与响应
- 王恭与殷仲堪、桓玄联盟
- 王恭军队动员与准备情况
- 战争进展与双方军事对抗
- 战前准备与军事部署
- 战役中关键战斗与胜利条件
- 王国宝防御与反攻计划
- 最终结果与历史意义
- 王恭失败与被俘命运
- 刘牢之代行都督职务及后续影响
- 对后世影响及其在历史评价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