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王谧为玄佐命元臣,玄之受禅,谧手解帝玺绶;乃玄败,众谓谧宜诛,刘裕特保全之。刘毅尝因朝会,问谧玺绶所在。谧内不自安,逃奔曲阿。裕笺白武陵王,迎还复位。
桓玄兄子歆引氐帅杨秋寇历阳,魏咏之帅诸葛长民、刘敬宣、刘钟共击破之,斩杨秋于练固。
玄使武卫将军庾稚祖、江夏太守桓道恭帅数千人就何澹之等共守湓口。何无忌、刘道规至桑落洲,庚戌,澹之等引舟师逆战。澹之常所乘舫羽仪旗帜甚盛,无忌曰:“贼帅必不居此,欲诈我耳,宜亟攻之。”众曰:“澹之不在其中,得之无益。”无忌曰:“今众寡不敌,战无全胜,澹之既不居此舫,战士必弱,我以劲兵攻之,必得之;得之,则彼势沮而我气倍,因而薄之,破贼必矣。”道规曰:“善!”遂往攻而得之,因传呼曰:“已得何澹之矣”。澹之军中惊扰。无忌之众亦以为然,乘胜进攻澹之等,大破之。无忌等克湓口,进据寻阳,遣使奉送宗庙主祏还京师。。加刘裕都督江州诸军事。
以下是对《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三·晋纪三十五》逐句翻译的详细解析:
- 诗句:“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三·晋纪三十五”
- 译文:这是关于历史文献《资治通鉴》中记载的关于西晋时期的一篇。
- 关键词: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三,晋纪三十五,历史文献
- 诗句:“初,王谧为玄佐命元臣”
- 译文:最初的时候,王谧被尊称为玄帝的辅佐大臣。
- 关键词:王谧,玄佐命元臣,玄帝,辅佐大臣
- 诗句:“玄之受禅,谧手解帝玺绶”
- 译文:在玄帝接受禅让之后,王谧亲手解开了玄帝的玺绶。
- 关键词:玄帝,受禅,玺绶,王谧,禅让
- 诗句:“乃玄败,众谓谧宜诛”
- 译文:然而,玄帝战败之后,人们认为应该诛杀王谧。
- 关键词:玄帝,败,诛杀,王谧
- 诗句:“刘裕特保全之”
- 译文:只有刘裕保全了王谧。
- 关键词:刘裕,保全,王谧
- 诗句:“刘毅尝因朝会,问谧玺绶所在”
- 译文:刘毅曾经在朝廷上问道王谧玺绶在哪里。
- 关键词:刘毅,朝会,玺绶,王谧
- 诗句:“谧内不自安,逃奔曲阿”
- 译文:王谧心中不安,于是逃跑投奔到曲阿。
- 关键词:王谧,不安,逃奔,曲阿
- 诗句:“裕笺白武陵王,迎还复位”
- 译文:刘裕写信给武陵王,请他回来恢复王谧的地位。
- 关键词:刘裕,武陵王,笺白,复位
- 诗句:“桓玄兄子歆引氐帅杨秋寇历阳”
- 译文:桓玄的哥哥的儿子桓歆带领氐族首领杨秋攻打历阳。
- 关键词:桓玄,哥哥,儿子,氐族,首领,杨秋,攻历阳
- 诗句:“魏咏之帅诸葛长民、刘敬宣、刘钟共击破之”
- 译文:魏咏之率领诸葛长民、刘敬宣、刘钟共同击败杨秋。
- 关键词:魏咏之,诸葛长民,刘敬宣,刘钟,击败,杨秋
这些诗句不仅提供了对历史事件的直接叙述,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忠诚与背叛、英勇与懦弱的深刻反思。它们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以及不同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对这首诗的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那个时代的历史风貌和社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