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恐为秦人所录,乃阳狂行乞;秦人贱之,惟东平公绍见而异之,言于秦王兴曰:“慕容超姿干瑰伟,殆非真狂,愿微加官爵以縻之。”兴召见,与语,超故为谬对,或问而不答。兴谓绍曰:“谚云‘妍皮不裹痴骨,’徒妄语耳。”乃罢遣之。
备德闻纳有遣腹子在秦,遣济阴人吴辩往视之,辩因乡人宗正谦卖卜在长安,以告超。超不敢告其母妻,潜与谦变换姓名逃归南燕。行至梁父,镇南长史悦寿以告兗州刺史慕容法。法曰:“昔汉有卜者诈称卫太子,今安知非此类也!”不礼之。超由是与法有隙。
备德闻超至,大喜,遣骑三百迎之。超至广固,以金刀献于备德。备德恸哭,悲不自胜。封超北海王,拜侍中、骠骑大将军、司隶校尉、开府,妙选时贤,为之僚佐。备德无子,欲以超为嗣。超入则侍奉尽欢,出则倾身下士,由是内外誉望翕然归之。

【诗句】:

  1. 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一十四 · 晋纪三十六
    译文:这是《资治通鉴》的卷名,记录了公元三百六十六年的晋朝史事。

  2. 超恐为秦人所录
    译文:慕容超担心自己会被秦国人记住。

  3. 乃阳狂行乞
    译文:于是假装疯狂,四处乞讨。

  4. 惟东平公绍见而异之
    译文:只有东平公慕容绍对他另眼相看。

  5. 言于秦王兴曰:“慕容超姿干瑰伟,殆非真狂”
    译文:向秦王苻兴报告:“慕容超的姿态和才能非常出众,他很可能不是真的疯了。”

  6. 兴召见,与语,超故为谬对
    译文:苻兴召见并和他交谈,慕容超故意回答错误。

  7. 或问而不答
    译文:有人问他问题,他不回答。

  8. 兴谓绍曰:“谚云‘妍皮不裹痴骨’
    译文:苻兴对慕容绍说:“谚语说‘好看的皮囊包裹着愚蠢的骨头’。”

  9. 徒妄语耳
    译文:这只是空话罢了。

  10. 乃罢遣之
    译文:就这样把他打发走了。

【关键词注释】:

  • 资治通鉴:古代中国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由北宋司马光主编。
  • 卷一百一十四:指的是《资治通鉴》中的第114卷。
  • 晋纪三十六:指的是关于晋朝的第36卷历史事件记载。
  • 资治:治理国家的意思。
  • 备德:指慕容备德。
  • 吴辩:指济阴人吴辩,他是慕容备德派遣的人。
  • 兖州刺史:古代官名,负责管理兖州地区的行政事务。
  • 梁父:地名,位于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南。
  • 镇南长史:古代官职,负责军事和行政事务。
  • 悦寿:人名,可能是一个官员的名字。
  • 兖州刺史慕容法:指当时的兖州刺史慕容法。
  • 北海王:古代封建制度下的封号之一,表示王爵。
  • 侍中:古代官职,通常是指宫廷中的高级侍卫人员。
  • 骠骑大将军:古代官职之一,属于高级将军的职位。
  • 司隶校尉:古代官职,负责司法监察和地方行政事务。
  • 开府:古代官职,一般指高级官员或者封地的长官。
  • 妙选时贤:精心选拔当时的贤能之士。
  • 无子:没有儿子。
  • 欲以超为嗣:想要让慕容超继承自己的王位。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慕容备德得知慕容超来到后的喜悦,以及他对慕容超的各种猜疑和不信任,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和人性的复杂。诗中通过描绘慕容超的外貌、行为和态度,展现了他的不凡才华和高尚品质。同时,通过描述苻兴等人的态度和言论,揭示了当时人们对慕容超的不同看法和评价。这首诗通过对人物的描绘和事件的叙述,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心理活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