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王勃勃帅骑二万攻秦,掠取平凉杂胡七千馀户,进屯依力川。
己巳,刘裕发建康,帅舟师自淮入泗。五月,至下邳,留船舰、辎重,步进至琅邪。所过皆筑城,留兵守之。或谓裕曰:“燕人若塞大岘之险,或坚壁清野,大军深入,不唯无功,将不能自归,奈何?”裕曰:“吾虑之熟矣。鲜卑贪婪,不知远计,进利虏获,退惜禾苗,谓我孤军远入,不能持久,不过进据临朐,退守广固,必不能守险清野,敢为诸君保之。”
南燕主超闻有晋师,引群臣会议。征虏将军公孙五楼曰:“吴兵轻果,利在速战,不可争锋。宜据大岘,使不得入,旷日延时,沮其锐气,然后徐简精骑二千,循海而南,绝其粮道,别敕段晖帅兗州之众,缘山东下,腹背击之,此上策也。各命守宰依险自固,校其资储之外,馀悉焚荡,芟除禾苗,使敌无所资,彼侨军无食,求战不得,旬月之间,可以坐制,此中策也。纵贼入岘,出城逆战,此下策也。”超曰:“今岁星居齐,以天道推之,不战自克。客主势殊,以人事言之,彼远来疲弊,势不能久。吾据五州之地,拥富庶之民,铁骑万群,麦禾布野,奈何芟苗徙民,鲜自蹙弱乎!不如纵使入岘,以精骑蹂之,何忧不克!”辅国将军广宁王贺赖卢苦谏不从,退谓五楼曰:“必若此,亡无日矣!”太尉桂林王镇曰:“陛下必以骑兵利平地者,宜出岘逆战,战而不胜,犹可退守,不宜纵敌为岘,自弃险固也。”超不从。镇出,谓韩讠卓曰:“主上既不能逆战却敌,又不肯徙民清野,延敌入腹,坐待攻围,酷似刘璋矣。今年国灭,吾必死之。卿中华之士,复为文身矣。”超闻之,大怒,收镇下狱。乃摄莒、梁父戌,修城隍,简士马,以待之。

以下是对《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五·晋纪三十七》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注释:

  • 第一句:“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一十五 · 晋纪三十七”

  • 译文:资治通鉴,卷第115,晋纪第37

  • 赏析:这是书籍或文献的名称,表示接下来的内容来自《资治通鉴》。

  • 第二句:“夏王勃勃帅骑二万攻秦,掠取平凉杂胡七千馀户,进屯依力川”

  • 译文:夏王刘勃勃率领骑兵二万人进攻后秦,抢掠了平凉地区杂居的胡族七千多户,开进到依力川屯聚。

  • 赏析:描述了刘勃勃的进攻情况,包括他的军队规模、目标(后秦)、所占领地(依力川)。

  • 第三句:“己巳,刘裕发建康,帅舟师自淮入泗。”

  • 译文:己巳日,刘裕从建康出发,率领水军从淮河进入泗水。

  • 赏析:提到了刘裕的行动时间(已巳),地点(建康),行动内容(发兵)和方向(水军自淮入泗)。

  • 第四句:“五月,至下邳,留船舰、辎重,步进至琅邪,所过皆筑城,留兵守之。”

  • 译文:五月,到达下邳,留下船舰、辎重,步兵前进至琅邪,所经过的地方都筑城,留下军队守卫。

  • 赏析:描述了刘裕的军事部署和战略行动,包括到达的时间(五月)、目的地(下邳)、采取的行动(留下船舰辎重、步兵前进至琅邪)以及实施的战略(所过皆筑城)。

  • 第五句:“所过皆筑城,留兵守之”

  • 译文:所经过的地方都筑城,留下军队守卫。

  • 赏析:强调了刘裕在军事行动中注重防御和巩固后方的策略。

这首诗通过对刘裕军事行动的描述,展现了他的战略智慧和军事才能。诗中的“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一十五 · 晋纪三十七”不仅是书籍或文献的名称,也暗示了接下来的内容与历史事件紧密相连。而“夏王勃勃帅骑二万攻秦,掠取平凉杂胡七千馀户,进屯依力川”则具体描绘了这一事件的起因和发展过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