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遣尚书郎张纲乞师于秦,赦桂林王镇,以为录尚书、都督中外诸军事,引见,谢之,且问计焉。镇曰:“百姓之心,系于一人。今陛下亲董六师,奔败而还。群臣离心,士民丧气。闻秦人自有内患,恐不暇分兵救人。散卒还者尚有数万,宜悉出金帛以饵之,更决一战。若天命助我,必能破敌;如其不然,死亦为美,比于闭门待尽,不犹愈乎!”司徒乐浪王惠曰:“不然。晋兵乘胜,气势百倍,我以败军之卒当之,不亦难乎!秦虽与勃勃相持,不足为患;且与我分据中原,势如脣齿,安得不来相救!但不遣大臣则不能得重兵,尚书令韩范为燕、秦所重,宜遣乞师。”超从之。
秋,七月,加刘裕北青、冀二州刺史。
南燕尚书略阳垣尊及弟京兆太守苗逾城来降,裕以为行参军。尊、苗皆超所委任以为腹心者也。
资治通鉴·晋纪三十七
超遣尚书郎张纲乞师于秦,赦桂林王镇,以为录尚书、都督中外诸军事,引见,谢之,且问计焉。镇曰:“百姓之心,系于一人。今陛下亲董六师,奔败而还。群臣离心,士民丧气。闻秦人自有内患,恐不暇分兵救人。散卒还者尚有数万,宜悉出金帛以饵之,更决一战。若天命助我,必能破敌;如其不然,死亦为美,比于闭门待尽,不犹愈乎!”司徒乐浪王惠曰:“不然。晋兵乘胜,气势百倍,我以败军之卒当之,不亦难乎!秦虽与勃勃相持,不足为患;且与我分据中原,势如唇齿,安得不来相救!但不遣大臣则不能得重兵,尚书令韩范为燕、秦所重,宜遣乞师。”超从之。
译文: 南燕主超在朝会上对尚书郎张纲说,他派尚书郎张纲向秦国请求援助,赦免了桂林王镇的罪行,任命他为录尚书和都督中外诸军事,接见了他,并感谢了他。同时询问了对策。镇回答说:“百姓的心,都系在一个人身上。现在陛下亲自率领六军,战败而归。群臣离心,士民丧气。听说秦国自己有内乱,恐怕没有时间分兵去救援我们。已经逃回来的散兵还有几万人,应该拿出金帛去引诱他们,再决定一场战斗。如果上天保佑我们,一定能打败敌人;如果不是这样,即使战死也是好的,与其坐等被消灭,不如战死更好。”司徒乐浪王惠说:“并非如此。晋国的军队乘胜追击,士气百倍,我们用失败的部队去对抗他们,不是太难了吗!秦国虽然和勃勃对峙,不足以成为我们的祸患;况且我国与他们共同占据中原,势力就像嘴唇和牙齿一样紧密相连,怎么能够不来相救呢?只是派遣大臣去请求援军的话,就得不到那么多的兵力。尚书令韩范因为燕国和秦国都很看重他,应当派遣他前去请求援军。”南燕主超听从了他的建议。
赏析: 这篇文献记录了晋朝末年的政治斗争,特别是南燕政权内部的一些重要事件。文中提到南燕主超派遣尚书郎张纲向秦国请求援助,赦免了桂林王镇的罪行,任命他为录尚书和都督中外诸军事,这表明南燕主超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此外,文中也反映了南燕内部的矛盾和纷争,尤其是尚书令韩范因燕、秦都很看重他,应当派遣他前去请求援军的建议,进一步说明了当时的政局动荡和权力斗争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