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广川公万泥、上谷公乳陈,自以宗室,有大功,谓当入为公辅。燕王跋以二籓任重,久而弗征,二人皆怨。是岁,乳陈密遣人告万泥曰:“乳陈有至谋,愿与叔父图之。”万泥遂奔白狼,与乳陈俱叛,跋遣汲郡公弘与张兴将步骑二万讨之。弘先遣使谕以祸福;万泥欲降,乳陈不可。兴谓弘曰:“贼明日出战,今夜必来惊我营,宜为之备。”弘乃密严人课草十束,畜火伏兵以待之。是夜,乳陈果遣壮士千馀人来斫营,众火俱起,伏兵邀击,俘斩无遗。万泥、乳陈惧而出降,弘皆斩之。跋以范阳公素弗为大司马,改封辽西公;弘为骠骑大将军,改封中山公。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五
晋纪三十七(晋安帝义熙五年,公元409年)
燕广川公冯万泥、上谷公冯乳陈,自以宗室,有大功,谓当入为公辅。燕王冯跋以二籓任重,久而弗征,二人皆怨。
是岁,乳陈密遣人告万泥曰:“乳陈有至谋,愿与叔父图之。”万泥遂奔白狼,与乳陈俱叛,跋遣汲郡公冯弘与张兴将步骑二万讨之。弘先遣使谕以祸福;万泥欲降,乳陈不可。兴谓弘曰:“贼明日出战,今夜必来惊我营,宜为之备。”弘乃密严人课草十束,畜火伏兵以待之。是夜,乳陈果遣壮士千馀人来斫营,众火俱起,伏兵邀击,俘斩无遗。万泥、乳陈惧而出降,弘皆斩之。
跋以范阳公慕容弘为大司马,改封辽西公;弘为骠骑大将军,改封中山公。
译文:
燕国的广川公万泥和上谷公乳陈自以为是北燕国宗室的人,又有大功,所以应该入朝担任要职,辅佐朝政。可是北燕王冯跋却认为他们镇守的地方非常重要,过了很长时间也不把他们征调回来。两人都怨恨这件事。这一年,乳陈秘密派人告诉万泥说:“乳陈有重要的计谋,希望能和你一起策划它。”万泥于是投奔白狼,和乳陈一起背叛了,冯跋派遣汲郡公冯弘和张兴带领两万步兵和骑兵讨伐他们。冯弘先派遣使者向乳陈宣示祸福利害;万泥想要投降,但是乳陈不答应。张兴对冯弘说:“敌军明天将要出战,今晚一定会来惊吓我们的军营,我们应当做好准备。”冯弘于是偷偷加强检查人员储备的干草十束,储存火种并埋伏好士兵以等待敌人的到来。那个夜晚,乳陈果然派一千余名壮士前来砍伐军营,众人同时点燃了火把,埋伏的士兵迎击,没有留下一个活口。万泥和乳陈恐惧而出降,冯弘都杀了他们。冯跋因为范阳公慕容弘已经被任命为大司马,就改封他为辽西公;冯弘则被封为骠骑大将军,改封为中山公。
赏析:
本诗反映了北燕国内部的矛盾以及冯跋处理国家事务的方式。燕国广川公万泥与上谷公乳陈因认为自己是宗室且有功于国,理应得到重用,但却被忽视,因此怀恨在心。乳陈甚至秘密告知万泥,希望与他共同策划大事。然而,当冯跋派遣大军前往讨伐时,两人却选择背叛,投奔了敌国。冯跋为了平息叛乱,采取了严厉的措施,不仅斩杀了两人,还重新任命了官员,显示了他的决断力。
这首诗通过描绘北燕的内部矛盾和冯跋的处理方式,展现了当时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同时,也反映了冯跋对于忠诚与背叛的态度,以及他在处理国家危机时的果断与决绝。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等级观念、宗法制度以及权力的斗争如何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