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丁丑,诏分豫州淮以东为南豫州,治历阳,以彭城王义康为刺史。又分荆州十郡置湘州,治临湘,以左卫将军张邵为刺史。
丙戌,魏主还宫。
三月,上不豫,太尉长沙王道怜、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护军将军檀道济并入侍医药。群臣请祈祷神祇,上不许,唯使侍中谢方明以疾告宗庙而已。上性不信奇怪,微时多符瑞,及贵,史官审以所闻,上拒而不答。
檀道济出为镇北将军、南兗州刺史,镇广陵,悉监淮南诸军。
皇太子多狎群小,谢晦言于上曰:“陛下春秋既高,宜思存万世,神器至重,不可使负荷非才。”上曰:“庐陵何如?”晦曰:“臣请观焉。”出造庐陵王义真,义真盛欲与谈,晦不甚答。还曰:“德轻于才,非人主也。”丁未,出义真为都督南豫、豫、雍、司、秦、并六州诸军事、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豫州刺史。是后,大州率加都督,多者或至五十州,不可复详载矣。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九 · 宋纪一春,正月,己亥,诏分豫州淮以东为南豫州,治历阳,以彭城王义康为刺史。又分荆州十郡置湘州,治临湘,以左卫将军张邵为刺史。
二月丁丑,诏分豫州淮以东为南豫州,治历阳,以彭城王义康为刺史。又分荆州十郡置湘州,治临湘,以左卫将军张邵为刺史。
三月,上不豫,太尉长沙王道怜、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护军将军檀道济并入侍医药。群臣请祈祷神祇,上不许,唯使侍中谢方明以疾告宗庙而已。上性不信奇怪,微时多符瑞,及贵,史官审以所闻,上拒而不答。
檀道济出为镇北将军、南兗州刺史,镇广陵,悉监淮南诸军。
皇太子多狎群小,谢晦言于上曰:“陛下春秋既高,宜思存万世,神器至重,不可使负荷非才。”上曰:“庐陵何如?”晦曰:“臣请观焉。”出造庐陵王义真,义真盛欲与谈,晦不甚答。还曰:“德轻于才,非人主也。”丁未,出义真为都督南豫、豫、雍、司、秦、并六州诸军事、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豫州刺史。是后,大州率加都督,多者或至五十州,不可复详载矣。
赏析: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记载了宋武帝刘裕的生平事迹及其政治举措。文中描绘了宋武帝在位期间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和政治决策,如分豫州淮以东为南豫州、分荆州十郡置湘州等。这些事件不仅反映了宋武帝的政治手腕和治国理念,也体现了他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视和对于人才选拔的重视。
宋武帝在处理政务时表现出了高度的审慎和智慧。他通过分封南豫州和湘州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这在当时是一种有效的政治手段。然而,宋武帝并不迷信鬼神和符瑞之说,他认为真正的治国之道在于依靠才能和德行。这种思想体现了宋武帝对于政治的理性思考和对于权力的谨慎把握。
宋武帝在选拔官员时注重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他任命彭城王义康为南豫州刺史,左卫将军张邵为湘州刺史,这些人物都是经过严格选拔的优秀将领和官员。他们的能力和德行得到了宋武帝的认可和信任,这也反映出宋武帝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对于政治清明的追求。
宋武帝的用人之道也体现了他的公正和公平。他在处理皇太子的问题时,拒绝了群臣的祈祷,只让侍中谢方明告知宗庙。这表明了宋武帝对于皇权和法治的尊重和维护。他的这种做法也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
本文通过对宋武帝刘裕的生平事迹和政治决策的描述,展现了他的政治智慧、人才选拔观念以及公正法治精神。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也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治理和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