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约论曰:“蔡廓固辞铨衡,耻为志屈;岂不知选、录同体,义无偏断乎!良以主暗时难,不欲居通塞之任。远矣哉!
庚申,檀道济军于彭城。
魏叔孙建入临淄,所向城邑皆溃。竺夔聚民保东阳城,其不入城者,使各依据山险,芟夷禾稼。魏军至,无所得食。济南太守垣苗帅众依夔。
刁雍见魏主于鄴,魏主曰:“叔孙建等入青州,民皆藏避,攻城不下。彼素服卿威信,今遣卿助之。”乃以雍为青州刺史,给雍骑,使行募兵以取青州。魏兵济河向青州者凡六万骑,刁雍募兵得五千人,抚慰士民,皆送租供军。
柔然寇魏边。二月,戊辰,魏筑长城,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馀里,备置戍卒,以备柔然。
丁丑,太皇太后萧氏殂。
河西王蒙逊及吐谷浑王阿柴皆遣使入贡。庚辰,诏以蒙逊为都督凉、秦、河、沙四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凉州牧、河西王;以阿柴为督塞表诸军事、安西将军、沙州刺史、浇河公。
檀道济,字叔业,济阳考城人也。曾祖父谟,晋司徒;祖系,抚军长史;父𬘭,司徒左西属。檀道济博涉群书,言行以礼。始起家著作佐郎。时桓玄辅晋,议复故,道济与从事谢混、范泰俱见刘裕,言次及帝室废兴之迹,由是显名于江左。义熙十四年(418年),为广陵相,坐事免官;后复起用,除北中郎将、领高平太守,累迁至徐州刺史,转振远将军、北青州刺史。
彭城王刘义康因忌檀道济之功,矫诏杀之。义康立文帝幼子义符为帝,是为宋顺帝,尊母何皇后;而义符母袁皇后,义康之妹也。刘义康忌檀道济功高,矫诏赐死于檀道济死前,义康惧其谋反,欲除之。
檀道济为人有胆识,刚正不阿。在彭城被害前,他力主北伐,认为国家强盛,应乘此北伐,但未获批准。其后,他多次劝谏宋顺帝,并反对义康专权,最终遭忌被杀
{}$
《资治通鉴》记载檀道济“固辞铨衡”,即固辞官职不受,表明他对官职的态度和志向。
檀道济的事迹如下:
- 檀道济在起家后,历任著作佐郎、广陵相、北中郎将、领高平太守、振远将军北青州刺史等职。
- 檀道济在任北中郎将期间,曾建议北伐,可惜未能实现。
- 檀道济因功高被彭城王刘义康忌惮,最后惨遭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