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刘粹遣李元德袭许昌,斩庾龙。元德因留绥抚,并上租粮。
魏主至盟津。于栗磾造浮桥于冶阪津。乙丑,魏主引兵北济,西如河内。娥清、周几、闾大肥徇地至湖陆、高平,民屯聚而射之。清等尽攻破高平诸县,灭数千家,虏掠万馀口;兗州刺史郑顺之戍湖陆,以兵少不敢出。
魏主又遣并州刺史伊楼拔助奚斤攻虎牢。毛德祖随方抗拒,颇杀魏兵,而将士稍零落。
夏,四月,丁卯,魏主如成皋,绝虎牢汲河之路。停三日,自督众攻城,竟不能下,遂如洛阳观《石经》。遣使祀嵩高。
叔孙建攻东阳,堕其北城三十许步。刁雍请速入,建不许,遂不克。及闻檀道济等将至,雍又谓建曰:“贼畏官军突骑,以锁连车为函陈。大岘已南,处处狭隘,车不得方轨。雍请将所募兵五千据险以邀之,破之必矣。”时天暑,魏军多疫。建曰:“兵人疫病过半,若相持不休,兵自死尽,何须复战!今全军而返,计之上也。”己巳,道济军于临朐。壬申建等烧营及器械而遁”道济至东阳,粮尽,不能追。竺夔以东阳城坏,不可守,移镇不其城。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一十九 · 宋纪一

甲子,刘粹遣李元德袭许昌,斩庾龙。

译文:在甲子这一天,刘粹派遣李元德袭击了许昌,并斩杀了庾龙。

关键词解释:

  1. 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编年史,包含的时间长度是我国编年体史书中最长的一部巨著。
  2. 卷一百一十九:这部书的第一百二十九卷。
  3. 宋纪一:这是《资治通鉴》中的宋国历史。
  4. 刘粹:即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
  5. 李元德:刘粹的将领之一。
  6. 许昌: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许昌市。
  7. 庾龙:许昌的太守。
  8. 魏主:指北魏国的国主拓跋嗣。
  9. 乙丑:这是《资治通鉴》中的第二个乙丑日,即日期是乙丑。
  10. 并州刺史伊楼拔:伊楼拔是北魏国的一位将领,负责管理并州(今山西省)的事务。
  11. 虎牢:古代要塞,位于今河南省荥阳市东边。
  12. 毛德祖:毛德祖是刘宋时期的一位将领,随军对抗北魏的侵略。
  13. 檀道济:南朝宋的名将,曾在战斗中大败北魏军。
  14. 成皋: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荥阳市。
  15. 嵩高:山名,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市。
  16. 东阳:地名,位于今浙江省金华市。
  17. 大岘:地名,位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西部。
  18. 天暑:天气炎热。
  19. 魏军多疫:北魏军队中有很多人患上疾病。
  20. 竺夔:人名,为东阳守军指挥官。
  21. 大岘已南:指大岘以南的区域。
  22. 车不得方轨:指的是战车无法正常行驶。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刘粹率领的刘宋军队在魏国边境的一系列军事行动。诗中详细记录了刘粹派遣李元德攻击许昌,斩杀庾龙的事迹。同时,诗中也提到了魏主回到宫中,以及毛德祖等将领的抵抗和北魏军队的入侵。这些事件都展现了当时的军事冲突和战争的残酷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军事情况,以及那个时代的战争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