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魏太宗殂。壬申,世祖即位,大赦。十二月,庚子,魏葬明元帝于金陵。庙号太宗。
魏主追尊其母杜贵嫔为密皇后。自司徒长孙嵩以下普增爵位。以襄城公卢鲁元为中书监,会稽公刘为尚书令,司卫监尉眷、散骑侍郎刘库仁等八人分典四部。眷,古真之弟子也。
以河内镇将代人罗结为侍中,、外都大官,总三十六曹事。结时年一百七,精爽不衰,魏主以其忠悫,亲任之,使兼长秋卿,监典后宫,出入卧内;年一百一十,乃听归老,朝廷每有大事,遣骑访焉;又十年乃卒。左光禄大夫崔浩研精经术,练习制度,凡朝廷礼仪,军国书诏,无不关掌。浩不好老、庄之书,曰:“此矫诬之说,不近人情。老聃习礼,仲尼所师,岂肯为败法之书以乱先王之治乎!”尤不信佛法,曰:“何为事此胡神!”及世祖即位,左右多毁之。帝不得已,命浩以公归第。然素知其贤,每有疑议,辄召问之。浩纤妍洁白如美妇人,常自谓才比张良,而稽古过之。既归第,因修服食养性之术。

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一十九 · 宋纪一

己巳,魏太宗殂。壬申,世祖即位,大赦。十二月,庚子,魏葬明元帝于金陵。庙号太宗。

魏主追尊其母杜贵嫔为密皇后。自司徒长孙嵩以下普增爵位。以襄城公卢鲁元为中书监,会稽公刘为尚书令,司卫监尉眷、散骑侍郎刘库仁等八人分典四部。眷,古真之弟子也。

以河内镇将代人罗结为侍中,、外都大官,总三十六曹事。结时年一百七,精爽不衰,魏主以其忠悫,亲任之,使兼长秋卿,监典后宫,出入卧内;年一百一十,乃听归老,朝廷每有大事,遣骑访焉;又十年乃卒。左光禄大夫崔浩研精经术,练习制度,凡朝廷礼仪,军国书诏,无不关掌。浩不好老、庄之书,曰:“此矫诬之说,不近人情。老聃习礼,仲尼所师,岂肯为败法之书以乱先王之治乎!”尤不信佛法,曰:“何为事此胡神!”及世祖即位,左右多毁之。帝不得已,命浩以公归第。然素知其贤,每有疑议,辄召问之。浩纤妍洁白如美妇人,常自谓才比张良,而稽古过之。既归第,因修服食养性之术。

译文:

  1. 在这一年,魏太宗去世,世祖登基并实行大赦。十二月,魏明元帝被安葬在金陵,庙号为太宗。
  2. 为了纪念母亲,世祖追封杜贵嫔为密皇后。从司徒长孙嵩开始,所有官员的爵位都被提升。任命襄城公卢鲁元为中书监,会稽公刘为尚书令,司卫监尉眷和散骑侍郎刘库仁等人分别管理四个部门。尉眷是古真的弟子。
  3. 任命河内镇将领代人罗结为侍中,外都大官,总管三十六曹事务。罗结当时年已七十一岁,精力充沛,没有衰老的迹象,魏主因为他忠诚可信,亲自信任他,让他兼任长秋卿,监管后宫事务,可以自由出入皇帝的卧室;直到一百一十岁时才准许他退休养老。朝廷每当有大事,就派遣骑士去问候他;十多年后才去世。左光禄大夫崔浩精通经术,熟悉制度,凡是国家的礼仪、军国书信诏令,无不涉及。崔浩不喜欢道家老庄的书籍,他说:“这些都是歪曲虚假的说法,不符合人性。老子学习礼法,孔子是他的老师,难道能为败坏法规的书籍扰乱先王的治理吗?”尤其不信佛教,说:“为什么要拜这个胡神?”等到世祖即位后,很多人诋毁他。但世祖无奈之下,只好命令崔浩以公的身份回乡。但始终知道他的才能,每当有疑问就召见他询问。崔浩身材纤细白皙如美女,经常自认为才能比得上张良,而学问超过了他。回到家乡后,于是修炼了服食养生之术。

注释:

  • 己巳:魏太宗逝世的日期。
  • 壬申:世祖即位的日期。
  • 魏主:指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 密皇后:魏太宗的皇后,杜贵嫔的尊号。
  • 司卫监:官职名,掌管宫中警卫事务。
  • 中书监:官职名,主管文书和奏章的草拟工作。
  • 会稽公刘:魏国公刘的名字。
  • 长秋卿:官职名,掌管宫廷礼仪和后宫事务。
  • 服食养性:通过服用药物和调整饮食来保养身体和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