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月,辛酉,魏主东还,留乐平王丕及征西将军贺多罗镇凉州,徙沮渠牧犍宗族及吏民三万户于平城。
癸亥,秃发保周帅诸部鲜卑据张掖叛魏。
十二月,乙亥,太子劭加元服,大赦。劭美鬓眉,好读书,便弓马,喜延宾客;意之所欲,上必从之,东宫置兵与羽林等。
壬午,魏主至平城,以柔然入寇,无大失亡,故穆寿等得不诛。魏主犹以妹婿待沮渠牧犍,征西大将军、河西王如故。牧犍母卒,葬以太妃礼;为武宣王置守冢三十家。
凉州自张氏以来,号为多士。沮渠牧犍尤喜文学,以敦煌阚骃为姑臧太守,张湛为兵部尚书,刘昞、索敞、阴兴为国师助教,金城宋钦为世子洗马,赵柔为金部郎,广平程骏、骏从弟弘为世子侍讲。魏主克凉州,皆礼而用之,以阚骃、刘昞为乐平王丕从事中郎。安定胡叟,少有俊才,往从牧犍,牧犍不甚重之,叟谓程弘曰:“贵主居僻陋之国而淫名僭礼,以小事大而心不纯壹,外慕仁义而实无道德,其亡可翘足待也。吾将择木,先集于魏;与子暂违,非久阔也。”遂适魏。岁馀而牧犍败。魏主以叟为先识,拜虎威将军,赐爵始复男。河内常爽,世寓凉州,不受礼命,魏主以为宣威将军。河西右相宋繇从魏主至平城而卒。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三·宋纪五

冬,十月,辛酉,魏主东还,留乐平王丕及征西将军贺多罗镇凉州,徙沮渠牧犍宗族及吏民三万户于平城。

癸亥,秃发保周帅诸部鲜卑据张掖叛魏。

十二月,乙亥,太子劭加元服,大赦。劭美鬓眉,好读书,便弓马,喜延宾客;意之所欲,上必从之,东宫置兵与羽林等。

壬午,魏主至平城,以柔然入寇,无大失亡,故穆寿等得不诛。魏主犹以妹婿待沮渠牧犍,征西大将军、河西王如故。牧犍母卒,葬以太妃礼;为武宣王置守冢三十家。

此段描述了北魏国力强盛的时期,其中魏主拓跋焘(即孝文帝)在冬季返回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同时留下了乐平王拓跋丕和贺多罗镇守凉州。文中提到拓跋焘因柔然入侵而暂时回师平城,但并未提及柔然具体如何攻击北魏,只是强调了柔然虽犯边但未能造成太大损失,因此穆寿等人得以幸免。此外,拓跋焘对沮渠牧犍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尊重,任命他为征西大将军、河西王,并给予其丰厚的待遇。最后,文中记载了沮渠牧犍的母亲去世,拓跋焘为其举行隆重的葬礼,并为其父拓跋武宣王设置了三十家的守冢户。这段历史反映了北魏时期的对外关系以及内部的治理情况。

译文:
冬,十月,辛酉,北魏国主拓跋焘东归,留下乐平王拓跋丕和征西将军贺多罗镇守凉州,并把沮渠牧犍的宗族及官吏百姓三万户迁徙到平城。
癸亥,秃发保周率领各部族鲜卑占据张掖叛乱于北魏。
十二月,乙亥,太子刘劭正式加冕为皇帝,大赦天下,刘劭容貌俊美,喜爱阅读书籍,擅长骑马,喜欢招揽宾客;他所意愿的事情,必定得到满足;太子宫中设置有与羽林卫相等的军队。
壬午,北魏国主拓跋焘抵达平城,因柔然侵犯北魏,没有遭受重大损失,因而穆寿等人才未被处决。拓跋焘仍以妹婿的身份对待沮渠牧犍,任命征西大将军、河西王如旧职。牧犍的母亲去世后,按太妃礼仪下葬;并为拓跋武宣王设置了三十家守冢户。
赏析:
此段描绘了北魏在拓跋焘领导下的强势局面,特别是在处理与周边民族关系上的策略和措施。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北魏国力的强大和对外扩张的决心。同时,拓跋焘对于国内的政治安排也表现出了一定的人性化关怀,如对拓跋焘的尊崇和对民众的优待。整体来看,这是一段展示了北魏国力与文化繁荣的历史篇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