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主以索敞为中书博士。时魏朝方尚武功,贵游子弟以讲学为意。敞为博士十馀年,勤于诱导,肃而有礼,贵游皆严惮之,多所成立,前后显达至尚书、牧守者数十人。常爽置馆于温水之右,教授七百馀人;爽立赏罚之科,弟子事之如严君。由是魏之儒风始振。高允每称爽训厉有方,曰:“文翁柔胜,先生刚克,立教虽殊,成人一也。”
陈留江强,寓居凉州,献经、史、诸子千馀卷及书法,亦拜中书博士。魏主命崔浩监秘书事,综理史职;以中书侍郎高允、散骑侍郎张伟参典著作。浩启称:“阴仲达、段承根,凉土美才,请同修国史。”皆除著作郎。仲达,武威人;承根,晖之子也。
浩集诸历家,考校汉元以来日月薄食、五星行度,并讥前史之失,别为《魏历》,以示高允。允曰:“汉元年十月,五星聚东井,此乃历术之浅事;今讥汉史而不觉此谬,恐后人之讥今犹今之讥古也。”浩曰:“所谬云何?”允曰:“案《星传》:‘太白、辰星常附日而行。’十月,日在尾、箕,昏没于申南,而东井方出于寅北,二星何得背日而行?是史官欲神其事,不复推之于理也。”浩曰:“天文欲为变者,何所不可邪?”允曰:“此不可以空言争,宜更审之。”坐者咸怪允之言,唯东宫少傅游雅曰:“高君精于历数,当不虚也。”后岁馀,浩谓允曰:“先所论者,本不经心;乃更考究,果如君言。五星乃以前三月聚东井,非十月也。”众乃叹服。允虽明历,初不推步及为人论说,唯游雅知之。雅数以灾异问允,允曰:“阴阳灾异,知之甚难;既已知之,复恐漏泄,不如不知也。天下妙理至多,何遽问此!”雅乃止。魏主问允:“为政何先?”时魏多封禁良田,允曰:“臣少贱,唯知农事。若国家广田积谷,公私有备,则饥馑不足忧矣。”帝乃命悉除田禁以赋百姓。

诗句:

高允每称爽训厉有方,曰:“文翁柔胜,先生刚克,立教虽殊,成人一也。”

译文:

高允经常称赞许爽的教导方法很有方略,说道:“文翁柔和胜于强硬,先生刚毅胜过文翁,虽然教育方式不同,但都能培养出人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魏主与许爽在教育方法上的不同,突显了高允对许爽的赞誉。诗中“高允常称爽训厉有方”说明高允对许爽的教育方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认为其方法既严谨又有方略,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诗中的“文翁柔胜,先生刚克”则引用了历史上有名的人物——文翁和张敞的故事,来强调教育应注重方法的多样性,既要温柔也要刚毅,不能一味地采取强硬或柔和的方式。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只有严厉才能让学生服从命令,而过于柔和则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高允的这种看法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诗的最后一句“立教虽殊,成人一也”,则是对整个教育理念的核心总结。尽管采用的方法不同(文翁的温和、张敞的刚毅),但其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达到培养学生成为有用之才的目的。这一点对于当时社会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未来。

这首诗通过对许爽的教育方法和历史人物故事的引用,强调了教育的多样性和方法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