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之燕武帐冈也,晔等谋以其日作乱。许曜侍帝,扣刀目晔,晔不敢仰视。俄而座散,徐湛之恐事不济,密以其谋白帝。帝使湛之具探取本末,得其檄书,选署姓名,上之。帝乃命有司收掩穷治。其夜,呼晔置客省,先于外收综及熙先兄弟,皆款服。帝遣使诘问晔,晔犹隐拒;熙先闻之,笑曰:“凡处分、符檄、书疏,皆范所造,云何于今方作如此抵踏邪?”帝以晔墨迹示之,乃具陈本末。
明日,仗士送付廷尉。熙先望风吐款,辞气不桡。上奇其才,遣人慰勉之曰:“以卿之才而滞于集书省,理应有异志,此乃我负卿也。”又责前吏部尚书何尚之曰:“使孔熙先年将三十作散骑郎,那不作贼!”熙先于狱中上书谢恩,且陈图谶,深戒上以骨肉之祸,曰:“愿且勿遗弃,存之中书。若囚死之后,或可追录,庶九泉之下,少塞衅责。”

这首诗是《资治通鉴》中的一段,描述了宋文帝在燕武帐冈的一天,许曜等人计划在那里发动兵变。许曜在皇帝面前时,用刀指着元晔,但元晔不敢抬头。不久,宴会散了,徐湛之担心事情不成功,就秘密地把他的计划告诉了皇帝。皇帝命令徐湛之调查这件事的真相,并找到了他们的檄书。然后,皇帝命令有司收捕并彻底调查此事。

当夜,皇帝将元晔召到客省,先在外面逮捕了他的弟弟元综和妹妹元熙先。元晔被派来的人询问后,他仍然拒绝承认;元熙先听说后,笑着说:“所有的安排、符节、文书,都是范晔所制定的,怎么会现在做出这样的抵赖呢?”皇帝把元晔写的东西给元熙先看,他才详细地陈述了事情的经过。

皇帝的士兵将他们送往廷尉审判。元熙先看到这种情况后,立刻坦白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他的言辞没有退缩。皇帝对他的才华感到惊奇,派人去安慰和鼓励他:“你有这样的才华却没有得到重用,应该有所图谋,这是我对不起你。”又责备前吏部尚书何尚之说:“如果孔熙先现在三十岁就能成为散骑郎,那他就不会成为叛徒!”元熙先在狱中写了一封谢恩的信件,并陈说了图谶,深深地警告皇上要注意骨肉之间的祸害,说:“希望您不要抛弃我,保存在我的身边。如果我死后,也许还能被追录。这样,在九泉之下,也能得到些许宽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