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子野论曰:夫有逸群之才,必思冲天之据;盖俗之量,则愤常均之下。其能守之以道,将之以礼,殆为鲜乎!刘弘仁、范蔚宗皆忸志而贪权,矜才以徇逆,累叶风素,一朝而陨。向之所谓智能,翻为亡身之具矣。
徐湛之所陈多不尽,为晔等辞所连引,上赦不问。臧质,熹之子也,先为徐、衮二州刺史,与晔厚善;晔败,以为义兴太守。
有司奏削彭城王义康爵,收付廷尉治罪。丁酉,诏免义康及其男女皆为庶人,绝属籍,徙付安成郡;以宁朔将军沈邵为安成相,领兵防守。邵,璞之兄也。义康在安成,读书,见淮南厉王长事,废书叹曰:“自古有此,我乃不知,得罪为宜也。”
庚戌,以前豫州刺史赵伯符为护军将军。伯符,孝穆皇后之弟子也。
初,江左二郊无乐,宗庙虽有登歌,亦无二舞。是岁,南郊始设登歌。

{“译文:裴子野说,那些拥有卓越才能的人,必须思考如何能够飞黄腾达,有如冲上云霄的依靠;而普通人的度量,则只是愤懑于常理之下。他们如果能将这种才能用来遵循正道,用礼义来指导自己行动,那么这样的人就极为难得了!刘弘仁和范蔚宗都因志向不正而贪婪权力,以才能自负而徇私枉法,虽然历经几代人的努力,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以前他们所谓的聪明才智,反而成了他们的灭亡工具。”}

{ 裴子野论曰:夫有逸群之才,必思冲天之据;盖俗之量,则愤常均之下。其能守之以道,将之以礼,殆为鲜乎!刘弘仁、范蔚宗皆忸志而贪权,矜才以徇逆,累叶风素,一朝而陨。向之所谓智能,翻为亡身之具矣。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四·宋纪六》:“夫有逸群之才,必思冲天之据;盖俗之量,则愤常均之下。其能守之以道,将之以礼,殆为鲜乎!” 刘弘仁、范蔚宗皆忸志而贪权,矜才以徇逆,累叶风素,一朝而陨。向之所谓智能,翻为亡身之具矣。

裴子野在《资治通鉴》中说:“有逸群之才,必思冲天之据;盖俗之量,则愤常均之下。” 他警告人们,如果只凭自己的才华而不考虑道德和礼仪的约束,那么这样的人很难得到真正的成功。

刘弘仁和范蔚宗因为过于自负而贪图权力,并以个人的才华为所欲为,最终导致家族败落。他们的经历表明,单纯的才智并不能保证个人的安全或成功。

裴子野的这段话强调了一个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他认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该能够坚守正道,并以适当的方式行事。这种观点强调了德与智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追求个人成就的同时不应忽视道德修养。

《资治通鉴》中的这段文字反映了一种对权力和才华的担忧。它警示人们要谨慎对待自己的才智和权力,不能仅仅为了满足个人欲望而牺牲道德原则。这种观点强调了权力和个人责任的关系。

{注:以上内容是关于《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中裴子野的评论及其背景的分析,旨在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个人品德与权力使用之间的关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