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和之等拔区粟,斩范扶龙,乘胜入象浦;林邑王阳迈倾国来战,以具装被象,前后无际。宗悫曰:“吾闻外国有师子,威服百兽。”乃制其形,与象相拒,象果惊走,林邑兵大败。和之遂克林邑,阳迈父子挺身走。所获未名之宝,不可胜计,宗悫一无所取,还家之日,衣栉萧然。
六月,癸未朔,日有食之。
甲申,魏发冀、相、定三州兵二万人屯长安南山诸谷,以备盖吴窜逸。丙戌,又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起上谷,西至河,广纵千里。
帝筑北堤,立玄武湖,筑景阳山于华林园。
秋,七月,辛未,以散骑常侍杜坦为青州刺史。坦,骥之兄也。初,杜预之子耽,避晋乱,居河西,仁张氏。前秦克凉州,子孙始还关中。高祖灭后秦,坦兄弟从高祖过江。时江东王、谢诸族方盛,北人晚渡者,朝廷番以伧荒遇之,虽复人才可施,皆不得践清涂。上尝与坦论金日磾,曰:“恨今无复此辈人!”坦曰:“日磾假生今世,养马不暇,岂办见知!”上变色曰:“卿何量朝廷之薄也!”坦曰:“请以臣言之:臣本中华高族,晋氏丧乱,播迁凉土,世业相承,不殒其旧;直以南度不早,便以荒伧赐隔。日磾,胡人,身为牧圉,乃超登内侍,齿列名贤。圣朝虽复拔才,臣恐未必能也。”上默然。
诗句:檀和之等拔区粟,斩范扶龙,乘胜入象浦;林邑王阳迈倾国来战,以具装被象,前后无际。
译文:檀和之等人攻克了区粟,斩杀了范扶龙,乘胜进入象浦。林邑王阳迈动用全国军队前来迎战,用装备盔甲的大象冲锋,前后延伸无限,形成一片无边无际的军队。
注释: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宋朝的历史。檀和之是南朝宋国的将领,他领导的军队攻克了区粟城,斩杀了区粟守将范扶龙。然后他们乘胜进攻象浦,与林邑王阳迈的军队展开了决战。
赏析:此诗描绘了檀和之等人在战斗中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勇敢向前,最终取得了胜利。诗中还体现了宗悫的智慧和勇气,他用狮子的形象与大象作战,成功地击败了敌人。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形象,也表达了作者对英勇战斗、不畏艰险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