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太子朝于行宫,遂从伐柔然。至受降城,不见柔然,因积粮于城内,置戍而还。
太祖文皇帝中之下元嘉二十六年(己丑,公元四四九年)
春,正月,戊辰朔,魏主飨群臣于漠南。甲戌,复伐柔然。高凉王那出东道,略阳王羯儿出西道,魏主与太子出涿邪山,行数千里。柔然处罗可汗恐惧,远遁。
二月,己亥,上如丹徒,谒京陵。三月,丁巳,大赦。募诸州乐移者数千家以实京口。
庚寅,魏主还平城。
夏,五月,壬午,帝还建康。
庚寅,魏主如阴山。
帝欲经略中原,群臣争献策以迎合取宠。彭城太守王玄谟尤好进言,帝谓侍臣曰:“观玄谟所陈,令人有封狼居须意。”御史中丞袁淑言于上曰:“陛下今当席卷赵、魏,检玉岱宗;臣逢千载之会,愿上封禅书。”上悦。淑,耽之曾孙也。秋,七月,辛未,以广陵王诞为雍州刺史。上以襄阳外接关、河,欲广其资力,乃罢江州军府,文武悉配雍州;湘州入台租税,悉给襄阳。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五·宋纪七

魏太子朝于行宫,遂从伐柔然。至受降城,不见柔然,因积粮于城内,置戍而还。

太祖文皇帝中之下元嘉二十六年(己丑,公元四四九年)

春,正月,戊辰朔,魏主飨群臣于漠南。甲戌,复伐柔然。高凉王那出东道,略阳王羯儿出西道,魏主与太子出涿邪山,行数千里。柔然处罗可汗恐惧,远遁。

二月,己亥,上如丹徒,谒京陵。三月,丁巳,大赦。募诸州乐移者数千家以实京口。

庚寅,魏主还平城。

夏,五月,壬午,帝还建康。

庚寅,魏主如阴山。

帝欲经略中原,群臣争献策以迎合取宠。彭城太守王玄谟尤好进言,帝谓侍臣曰:“观玄谟所陈,令人有封狼居须意。”御史中丞袁淑言于上曰:“陛下今当席卷赵、魏,检玉岱宗;臣逢千载之会,愿上封禅书。”上悦。淑,耽之曾孙也。秋,七月,辛未,以广陵王诞为雍州刺史。上以襄阳外接关、河,欲广其资力,乃罢江州军府,文武悉配雍州;湘州入台租税,悉给襄阳。

译文: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五·宋纪七
北魏太子朝见行宫后跟从文帝讨伐柔然,到达受降城时没有找到柔然军队,于是在城中积存粮食,设置守卫便返回国。

魏太子朝见行宫后随从文帝一同讨伐柔然人,直到受降城也没有发现柔然人的踪迹,因此就在城中积存粮食,设立守卫就返回了魏国。

[4] 魏太子朝于行宫,遂从伐柔然。至受降城,不见柔然,因积粮于城内,置戍而还。

太祖文皇帝中之下元嘉二十六年(己丑,公元四四九年)

春,正月,戊辰朔,魏主在漠南设宴款待群臣;甲戌,又征伐柔然;高凉王那率兵向东进,略阳王羯儿率兵向西进,北魏主和太子一同出发,经过几千里的跋涉,来到涿邪山,然后返回。柔然汗国首领处罗可汗感到害怕,远远地逃走。

二月,己亥,文帝前往丹徒,祭拜京陵。三月,丁巳,大赦天下;募集各州乐于迁移的百姓数千户充实京口。

庚寅,北魏主回到平城。

夏,五月,壬午,文帝回到建康。

庚寅,北魏主到阴山;帝想要征服中原地区,大臣们都争相献计献策来讨好他以求得宠幸。彭城太守王玄谟尤其喜欢进谏,文帝对大臣们说:“看王玄谟的奏议,让人想到‘封狼居胥’的想法。”御史中丞袁淑向文帝进言说:“陛下现在应该席卷赵、魏两国,检阅泰山;我逢千年难遇的好时机,希望能上呈《封禅》的奏书。”文帝听后很愉快。袁淑是袁耽的曾孙。秋季,七月,辛未,任命广陵王刘诞为雍州刺史。文帝因为襄阳外接关、河二水,想扩大它的势力,于是就撤除了江州的军府,所有文武官员都配备到雍州;湘州的赋税收入全部用来供给襄阳。

赏析:
此诗描绘了北魏太子拓跋焘率领大军远征柔然汗国的壮阔场景。诗中详细记述了北魏太子在行宫接受朝贺,随后跟随文帝出征柔然的情况。他们一路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受降城,却未能发现柔然人的踪迹。无奈之下,他们在城中积存粮食,设置守卫,最终安全返回魏国。这首诗语言简练明了,情节连贯流畅,充分展示了北魏太子拓跋焘的英勇善战以及他对国家统一大业的坚定追求。同时,诗中的描写也十分细腻生动,将北魏太子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