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月,丙申朔,日有食之。
庚子,魏皇子弘生;辛丑,大赦,改元兴光。
丙辰,大赦。
八月,甲戌,魏赵王深卒。
乙亥,魏主还平城。
冬,十一月,戊戌,魏主如中山,遂如信都;十二月,丙子,还,幸灵丘,至温泉宫;庚辰,还平城。
世祖孝武皇帝上孝建二年(乙未,公元四五五年)
春,正月,魏车骑大将军乐平王拔有罪,赐死。镇北大将军、南兗州刺史沈庆之请老;二月,丙寅,以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庆之固让,表疏数十上,又面自陈,乃至稽颡泣涕。上不能夺,听以始兴公就第,厚加给奉。顷之,上复欲用庆之,使何尚之往起之。尚之累陈上意,庆之笑曰:“沈公不效何公,往而复返。”尚之惭而止。辛巳,以尚书右仆射刘延孙为南兗州刺史。
夏,五月,戊戌,以湘州刺史刘遵考为尚书右仆射。
《资治通鉴·宋纪十》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纂的一部史书,记载了宋代的史事。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 秋七月丙申朔日有食(秋,七月,丙申朔,日有食之)
- 诗句解读:这里的“秋,七月”指的是农历七月初,而“丙申朔,日有食之”则是说在丙申这一天,也就是初七,发生了日食事件。
- 译文:秋天的七月初七,发生了日食。
- 庚子魏皇子弘生;辛丑大赦,改元兴光(庚子,魏皇子弘生;辛丑,大赦,改元兴光)
- 诗句解读:“庚子”和“辛丑”分别是日期,而“魏皇子弘生”和“大赦,改元兴光”则描述了这一事件的历史背景。
- 译文:七月二十日,北魏的皇子拓跋弘出生。八月一日,实行大赦,并更改国号为“兴光”。
- 丙辰大赦(丙辰,大赦)
- 诗句解读:“丙辰”是具体的日期,而“大赦”则表示这一行为是全国性的。
- 译文:八月三日,实行大赦。
- 八月甲戌魏赵王深卒(八月,甲戌,魏赵王深卒)
- 诗句解读:这里的“赵王深”是北魏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去世标志着历史的一个阶段结束。
- 译文:八月七日,北魏的赵王拓跋深去世。
- 乙亥魏主还平城(乙亥,魏主还平城)
- 诗句解读:这里的“还平城”表明拓跋焘返回了他的都城平城。
- 译文:八月九日,北魏的孝武帝拓跋焘回到平城。
- 冬十一月戊戌魏主如中山;十二月丙子还,幸灵丘,至温泉宫;庚辰,还平城(冬,十一月,戊戌,魏主如中山,遂如信都;十二月,丙子,还,幸灵丘,至温泉宫;庚辰,还平城)
- 诗句解读:这里描述了北魏孝武帝拓跋焘的一系列行动,包括访问中山、信都和温泉宫等地方。
- 译文:冬天十一月九日,北魏的孝武帝拓跋焘前往中山,随后前往信都。十二月十日,回到平城,并到达温泉宫。
- 还幸灵丘,至温泉宫(还幸灵丘,至温泉宫)
- 诗句解读:这里的“幸灵丘”和“至温泉宫”都是对皇帝行程的描述。
- 译文:回到平城后,他去了灵丘县,并到达了温泉宫。
通过对《资治通鉴·宋纪十》中关于魏主的诗句进行逐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各个方面。这些诗句不仅记录了北魏孝武帝拓跋焘的重要活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