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卯,魏立贵人冯氏为皇后。后,辽西郡公朗之女也;朗为秦、雍二州刺史,坐事诛,后由是没入宫。
二月,丁巳,魏主立子弘为皇太子,先使其母李贵人条记所付托兄弟,然后依故事赐死。
甲子,以广州刺史宗悫为豫州刺史。故事,府州部内论事,皆签前直叙所论之事,置典签以主之。宋世诸皇子为方镇者多幼,时主皆以亲近左右领典签,典签之权稍重。至是,虽长王临籓,素族出镇,典签皆出纳教命,执其枢要,刺史不得专其职任。及悫为豫州,临安吴喜为典签。悫刑政所施,喜每多违执,悫大怒,曰:“宗悫年将六十,为国竭命,正得一州如斗大,不能复与典签共临之!”喜稽颡流血,乃止。
丁零数千家匿井陉山中为盗,魏选部尚书陆真与州郡合兵讨灭之。
闰月,戊午,以尚书左仆射刘遵考为丹阳尹。
乙卯年是中国古代农历干支纪年法中一个年份序列的第52位。天干地支纪年法是中国传统的历法系统,由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组成,按顺序循环使用。其中“乙”是天干的第二位,而“卯”则是地支的第五位,因此乙卯年具有独特的顺序标识。
诗句中的“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八·宋纪十”,指的是《资治通鉴》这部编年体史书中的第128卷,涉及宋朝第十年的纪事。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强盛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均有显著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乙卯,魏立贵人冯氏为皇后。”这句话记录了当时的政治事件,即北魏在乙卯年将贵族冯氏册封为皇后。冯氏是辽西郡公朗之的女儿,因其家族背景及品德被册封为皇后。
[③] “后,辽西郡公朗之女也;朗为秦、雍二州刺史,坐事诛,后由是没入宫。”描述了皇后冯氏的出身以及其父亲朗因政治原因被处决的情况。朗之担任秦、雍二州刺史期间可能因触犯某些法律而被罢官,随后冯氏因此被迫进入宫廷生活。
诗句中提及的“二月,丁巳,魏主立子弘为皇太子,先使其母李贵人条记所付托兄弟,然后依故事赐死。”反映了北魏统治者对继承权与政治忠诚的重视。太子的确立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国家稳定的重要标志。
[5] “甲子,以广州刺史宗悫为豫州刺史。”展示了宗悫被任命为地方长官的场景。刺史一职不仅意味着他在地方上的行政职务,还代表了他的政治地位和权威。
诗句“及悫为豫州,临安吴喜为典签。悫刑政所施,喜每多违执,悫大怒…喜稽颡流血,乃止。”描绘了宗悫任命官员时的情景,典签在古代负责管理官员的日常生活和监督其行为,此句体现了典签的权力逐渐增大。
“丁零数千家匿井陉山中为盗,魏选部尚书陆真与州郡合兵讨灭之。”揭示了北魏政府对边境地区的治安维护措施,反映了当时对边远地区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
[⑧^8^] 诗句“闰月,戊午,以尚书左仆射刘遵考为丹阳尹。”说明了官员的任免与朝廷的政治安排。尚书左仆射作为高级文官,其在朝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此次升迁显示了刘遵考的政治地位及其在朝廷中的影响力。
}}
诗句原文及翻译:
- 诗句原文:乙卯,魏立贵人冯氏为皇后。(《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八·宋纪十》)
- 诗句翻译:北魏在乙卯年将贵族冯氏册封为皇后。
- 关键词:乙卯年、魏、贵人冯氏、皇后
- 诗句原文:二月,丁巳,魏主立子弘为皇太子,先使其母李贵人条记所付托兄弟,然后依故事赐死。(《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八·宋纪十》)
- 诗句翻译:二月,丁巳日,北魏皇帝拓跋嗣将儿子拓跋弘立为皇太子。在此之前,拓跋嗣命令他的母亲李贵人将她所照顾的家族成员一一列举清楚,之后依据既定规则赐人死。
- 关键词:丁巳日、太子、拓跋嗣、李贵人
- 诗句原文:甲子,以广州刺史宗悫为豫州刺史。(《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八·宋纪十》)
- 诗句翻译:甲子日,广州刺史宗悫被任命为豫州刺史。
- 关键词:甲子日、刺史、广州刺史、宗悫
- 诗句原文:及悫为豫州,临安吴喜为典签。悫刑政所施,喜每多违执,悫大怒…喜稽颡流血,乃止。(《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八·宋纪十》)
- 诗句翻译:宗悫担任豫州刺史期间,典签吴喜对他进行管束。然而,吴喜屡屡违反规定,宗悫对此非常愤怒。最终吴喜磕头流血才停止了违规行为。
- 关键词:典签、豫州、宗悫、吴喜
- 诗句原文:丁零数千家匿井陉山中为盗,魏选部尚书陆真与州郡合兵讨灭之。(《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八·宋纪十》)
- 诗句翻译:丁零族数千家庭藏匿在井陉山中作盗贼,北魏选部尚书陆真联合州郡军队将其彻底剿灭。
- 关键词:丁零、强盗、魏、选部尚书
这些内容不仅展现了中国历史的丰富性,也体现了诗歌与历史记载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学习这些经典文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复杂性和文化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