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召寻阳王长史行会稽郡事孔觊为太子詹事,以平西司马庾业代之;又遣都水使者孔璪入东慰劳。璪说凯以“建康虚弱,不如拥五郡以应袁、邓。”觊遂发兵,驰檄奉寻阳。吴郡太守顾琛、吴兴太守王昙生、义兴太守刘延熙、晋陵太守袁标皆据郡应之。上又以庾业代延熙为义兴,业至长塘湖,即与延熙合。
益州刺史萧惠开,闻晋安王子勋举兵,集将佐谓之曰:“湘东,太祖之昭;晋安,世祖之穆;其于当璧,并无不可。但景和虽昏,本是世祖之嗣;不任社稷,其次犹多。吾荷世祖之眷,当推奉九江。”乃遣巴郡太守费欣寿将五千人东下。于是湘州行事何慧文、广州刺史袁昙远、梁州刺史柳元怙、山阳太守程天祚皆附于子勋。元怙,元景之从兄也。
是岁,四方贡计皆归寻阳,朝廷所保,唯丹阳、淮南等数郡,其间诸县或应子勋。东兵已至永世,宫省危惧。上集群臣以谋成败。蔡兴宗曰:“今普天同叛,人有异志。宜镇之以静,至信待人。叛者亲戚布在宫省,若绳之以法,则士崩立至,宜明罪不相及之义。物情既定,人有战心,六军精勇,器甲犀利,以待不习之兵,其势相万耳。愿陛下勿忧。”上善之。
诗句:
- 帝召寻阳王长史行会稽郡事孔觊为太子詹事,以平西司马庾业代之;又遣都水使者孔璪入东慰劳。
- 孔璪说凯以“建康虚弱,不如拥五郡以应袁、邓。”觊遂发兵,驰檄奉寻阳。
- 吴郡太守顾琛、吴兴太守王昙生、义兴太守刘延熙、晋陵太守袁标皆据郡应之。
- 益州刺史萧惠开,闻晋安王子勋举兵,集将佐谓之曰:“湘东,太祖之昭;晋安,世祖之穆;其于当璧,并无不可。但景和虽昏,本是世祖之嗣;不任社稷,其次犹多。吾荷世祖之眷,当推奉九江。”
- 于是湘州行事何慧文、广州刺史袁昙远、梁州刺史柳元怙、山阳太守程天祚皆附于子勋。
- 元怙,元景之从兄也。
- 是岁,四方贡计皆归寻阳,朝廷所保,唯丹阳、淮南等数郡,其间诸县或应子勋。
- 东兵已至永世,宫省危惧。
- 上集群臣以谋成败。蔡兴宗曰:“今普天同叛,人有异志。宜镇之以静,至信待人。叛者亲戚布在宫省,若绳之以法,则士崩立至,宜明罪不相及之义。物情既定,人有战心,六军精勇,器甲犀利,以待不习之兵,其势相万耳。愿陛下勿忧。”上善之。
译文:
皇帝召寻阳王的长期秘书孔觊担任太子詹事,用平西司马庾业代替他;又派遣都水使者孔璪去东部慰问安抚。孔璪劝说孔觊:“建康国力薄弱,不如率领五郡的军队响应袁粲和卢渊的起义。”孔觊就发动军队,传令到寻阳。吴郡太守顾琛、吴兴太守王昙生、义兴太守刘延熙、晋陵太守袁标都占据自己的郡城响应他。益州刺史萧惠开听说晋安王子勋起兵,召集将领们对他说:“湘东王,是太祖的圣明之子;晋安王,是世祖的贤良之孙;他们继承皇位,我们没有任何意见。但景和虽然昏庸,他是世祖的继承人。如果不能主持国家大事,他的继位者还有很多。我受到世祖的恩宠,应当支持九江王的登基大业。”于是派巴郡太守费欣寿率五千人向东进发。这时,湘州刺史何慧文、广州刺史袁昙远、梁州刺史柳元怙、山阳太守程天祚等人也都依附于王子勋。柳元怙是元景的堂兄。
全国各地的贡赋都向寻阳集结,朝廷所保护的只有丹阳、淮南等几个郡,其中一些小县有的也响应王子勋。东面的军队已经抵达永世,朝廷和皇宫都很担忧害怕。武帝召集群臣商议国家的安危。蔡兴宗说:“现在整个天下都在反叛,人们心中都有反叛的想法。应该用镇静的办法来安定人心,对叛乱的人要宽容对待。那些叛乱的人都是皇室的近亲在宫中任职,如果用法律制裁他们,那么士兵就会立即溃败,应该明确宣布罪责不能加及无辜的道理。如果大家都已经确定了反叛的意图,那么人心就会更加坚定,六军的士兵精锐勇猛,武器铠甲锋利,用这些来抵抗不熟悉战事的敌人,那势力相差悬殊是不言而喻的。希望陛下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