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荣祖亦自彭城奔朐山,以奉使不效,畏罪不敢出,往依萧道成于淮阴。荣祖少学骑射,或谓之曰:“武事可畏,何不学书!”荣祖曰:“昔曹公父子上马横槊,下马谈咏,此于天下,可不负饮食矣。君辈无自全之伎,何异犬羊乎!”刘善明从弟僧副将部曲二千人,避魏居海岛,道成亦召而抚之。
魏于天宫寺作大像,高四十三尺,用铜十万斤,黄金六百斤。
魏尉元遣孔伯恭帅步骑一万拒沈攸之,又以攸之前败所丧士卒瘃堕膝行者悉还攸之,以沮其气。上寻悔遣攸之等,复召使还。攸之至焦墟,去下邳五十馀里,陈显达引兵迎攸之至睢清口,伯恭击破之。攸之引兵退,伯恭追击之,攸之大败,龙骧将军姜彦之等战没。攸之创重,入保显达营;丁酉夜,众溃,攸之轻骑南走,委弃军资器械以万计,还屯淮阴。尉元以书谕徐州刺史王玄载,玄载弃下邳走,魏以陇西辛绍先为下邳太守。绍先不尚苛察,务举大纲,教民治生御寇而已;由是下邳安之。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二 · 宋纪十四
垣荣祖亦自彭城奔朐山,以奉使不效,畏罪不敢出,往依萧道成于淮阴。荣祖少学骑射,或谓之曰:“武事可畏,何不学书!”荣祖曰:“昔曹公父子上马横槊,下马谈咏,此于天下,可不负饮食矣。君辈无自全之伎,何异犬羊乎!”刘善明从弟僧副将部曲二千人,避魏居海岛,道成亦召而抚之。
魏于天宫寺作大像,高四十三尺,用铜十万斤,黄金六百斤。
魏尉元遣孔伯恭帅步骑一万拒沈攸之,又以攸之前败所丧士卒瘃堕膝行者悉还攸之,以沮其气。上寻悔遣攸之等,复召使还。攸之至焦墟,去下邳五十馀里,陈显达引兵迎攸之至睢清口,伯恭击破之。攸之引兵退,伯恭追击之,攸之大败,龙骧将军姜彦之等战殁。攸之创重,入保显达营;丁酉夜,众溃,攸之轻骑南走,委弃军资器械以万计,还屯淮阴。尉元以书谕徐州刺史王玄载,玄载弃下邳走,魏以陇西辛绍先为下邳太守。绍先不尚苛察,务举大纲,教民治生御寇而已;由是下邳安之。
译文: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二·宋纪十四
垣荣祖也离开彭城投奔朐山。因为奉使无功,害怕受到连累,不敢出来,于是前往淮阴依附萧道成。荣祖年轻时就学习骑射,有人对他说:“武事可畏,为什么不学习书法呢?”荣祖说:“过去曹操父子上马横槊,下马谈论诗歌,这在天下,可以不负饮食了。你们这些人没有保全自己的技能,和狗羊有什么分别呢?”刘善明的堂弟僧副率领部下两千人躲避魏朝隐居海岛,萧道成也召来安抚他们。
北魏在天宫寺建造高达四十三尺的大佛像,使用铜十万斤,黄金六百斤。
北魏的尉元派遣孔伯恭带领一万步兵和骑兵抵御沈攸之的军队。又把先前战败丧失的士兵伤残者都召回给沈攸之,以此挫败他的士气。后来朝廷后悔派沈攸之等人出击,再次召回让他们返回。沈攸之到达焦墟时,距离下邳有五十余里,陈显达率军迎接沈攸之抵达睢清口,孔伯恭打败了他。沈攸之带兵后退,孔伯恭追击,沈攸之大败,龙骧将军姜彦之等战死。沈攸之受伤很重,进入陈显达的营地;丁酉夜晚,他的军队崩溃,沈攸之轻装骑马向南逃跑,丢弃了大量军用物资器械,回到淮阴驻扎。尉元写信给徐州刺史王玄载,王玄载放弃下邳逃跑,北魏任命陇西人辛绍先担任下邳太守。辛绍先不喜欢苛刻的督察,只是强调要抓住关键问题,教导百姓治理生活和抵御敌人而已。因此下邳得到了安宁。
注释:
卷一百三十二·宋纪十四 书名:《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来源:历史春秋网 评论( ) 【 国学经典 加入书架 纠错 】【字体: 大 中 小 】
宋纪十四 宋明帝泰始三年(丁未,公元467年) [1]春,正月,张永等弃城夜遁。 会天大雪,泗水冰合,永等弃船步走,士卒冻死者太半,手足断者什七八。
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一百三十二。 起著雍摄提格正月,尽屠维单阏六月,凡一年有奇。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绍兴二十八年(金正隆三年)
《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三十二原文全文 起强圉协洽,尽上章阉茂,凡四年。 太宗明皇帝中泰始三年(丁未,公元四六七年)春,正月,张永等弃城夜遁。
资治通鉴原文带拼音及翻译,【资治通鉴】「宋纪十四」起强圉协洽,尽上章阉茂,凡四年。 太宗明皇帝中泰始三年(丁未,公元四六七年)春,正月,张永等弃城夜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