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攸之自送运米至下邳,魏人遣清、泗间人诈攸之云:“薛安都欲降,求军迎接。”军副吴喜请遣千人赴之,攸之不许。既而来者益多,喜固请不已,攸之乃集来者告之曰:“君诸人既有诚心,若能与薛徐州子弟俱来者,皆即假君以本乡县,唯意所欲;如其不尔,无为空劳往还。”自是一去不返。攸之使军主彭城陈显达将千人助戍下邳而还。
薛安都子伯令亡命梁、雍之间,聚党数千人,攻陷郡县。秋,七月,雍州刺史巴陵王休若遣南阳太守张敬儿等击斩之。
上复遣中领军沈攸之等击彭城。攸之以为清、泗方涸,粮运不继,固执以为不可。使者七返,上怒,强遣之。八月,壬寅,以攸之行南兗州刺史,将兵北出;使行徐州事萧道成将千人镇淮阴。道成收养豪俊,宾客始盛。
魏之入彭城也,垣崇祖将部曲奔朐山,据之,遣使来降;萧道成以为朐山戍主。朐山滨海孤绝,人情未安,崇祖浮舟水侧,欲有急则逃入海。魏东徐州刺史成固公戍C102城,崇祖部将有罪,亡降魏。成固公遣步骑二万袭朐山,去城二十里;崇祖方出送客,城中人惊惧,皆下船欲去。崇祖还,谓腹心曰:“虏非有宿谋,承叛者之言而来耳,易诳也。今得百馀人还,事必济矣。但人情一骇,不可敛集,卿等可亟去此一里外,大呼而来云:‘艾塘义人已得破虏,须戍军速往,相助逐之。’”舟中人果喜,争上岸。崇祖引入,据城;遣羸弱入岛,人持两炬火,登山鼓噪。魏参骑以为军备甚盛,乃退。上以崇祖为北琅邪、兰陵二郡太守。

下面是对上述诗句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沈攸之,字仲道,南朝梁时人。他自送运米至下邳,而魏人则派遣清、泗间的人前来诈称薛安都意图投降,并请求迎接。沈攸之的军副吴喜建议派千人前往,但被沈攸之拒绝。由于来投奔的人越来越多,吴喜坚持要求,最终沈攸之召集了这些人并告诉他们:“你们既然已经诚心诚意,如果能与薛徐州子弟一同前来,都将得到本乡县的官职;如果不能,请不要白费功夫。”因此,他们最终没有离开。

薛安都,是薛索儿的儿子,在梁朝雍州一带发动叛乱。他在梁朝灭亡后逃亡到梁州、雍州之间,集结了数千人的部队,并攻陷了郡县。

雍州刺史巴陵王休若派遣南阳太守张敬儿等人前去斩杀了薛安都。

沈攸之又派军主彭城陈显达率兵一千人协助戍守下邳,但因为粮草不足,沈攸之坚持认为不可前往。使者多次往返,最终皇帝生气了,只好强行派出军队。八月,沈攸之行南兖州刺史,带兵北出;萧道成将兵力千人镇守淮阴。萧道成收养豪俊,他的宾客开始增多。

魏军进入彭城之后,垣崇祖率领部下逃奔朐山,占据该地并派遣使节前来投降;萧道成认为朐山戍守重要,于是任命垣崇祖为戍主。朐山位于滨海地区,人心不稳,垣崇祖乘船在水边等待,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就立即逃入海中。魏东徐州刺史成固公在戍守C102城时,垣崇祖的部下有人犯罪,于是向魏军投降。成固公派遣步骑二万袭击朐山,距离城只有二十里;垣崇祖正在外出迎接客人,城中人心恐慌,纷纷打算逃离。垣崇祖回来后告诉心腹说:“敌人并非有深谋大计,只是受叛变者的影响而来,容易对付。如今我们得到一百多人返回,事情必定能够成功。只是人心一惊慌,无法收拢,你们可以尽快离开这里一里以外,大声呼喊着说:‘艾塘义人已经打败敌军,请戍守军队迅速前来支援。’”城中的船夫果然很高兴,争着上岸。垣崇祖引导他们上船,占据城池;派遣体弱的士兵进入岛上,每人手持两把火把,登上山顶鸣鼓呐喊。魏军的参骑兵认为戍守军准备充足且人数众多,便撤退了。梁武帝任命垣崇祖为北琅邪、兰陵二郡太守。

沈攸之在面对魏军威胁时采取了明智而果断的应对策略,坚守自己的城池,并在适当的时候以巧妙的方式回应魏军的威胁,使得自己和部下都能保持镇定和信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