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王下升明二年(戊午,公元四七八年)
春,正月,巳酉朔,百官戎服入朝。
沈攸之尽锐攻郢城,柳世隆乘间屡破之。萧赜遣军主桓敬等入军据西塞,为世隆声援。
攸之获郢府法曹南乡范云,使送书入城,饷武陵王赞犊一羫,柳世隆鱼三十尾,皆去其首。城中欲杀之,云曰:“老母弱弟,悬命沈氏,若违其命,祸必及亲;今日就戮,甘心如荠。”乃赦之。
攸之遣其将皇甫仲贤向武昌,中兵参军公孙方平向西阳。武昌太守臧涣降于攸之,西阳太守王毓奔湓城。方平据西阳,豫州刺史刘怀珍遣建宁太守张谟等,将万人击之。辛酉,方平败走。平西将军黄回等军至西阳,溯流而进。
攸之素失人情,但劫以威力。初发江陵,日有逃者;及攻郢城,三十馀日不拔,逃者稍多;攸之日夕乘马历营抚慰,而去者不息。攸之大怒,召诸军主曰:“我被太后令,建义下都。大事若克,白纱帽共著耳;如其不振,朝廷自诛我百口,不关馀人。比军人叛散,皆卿等不以为意。我亦不能问叛身,自今军中有叛者,军主任其罪。”于是一人叛,遣人追之,亦去不返,莫敢发觉,咸有异计。

诗句:苍梧王下升明二年(戊午,公元四七八年)春,正月,巳酉朔,百官戎服入朝。

译文:苍梧王在升明二年春季的正月初一,百官穿着军装前来上朝。

注释:1. 苍梧王:南朝刘宋的第二位皇帝,即萧道成。升明二年是萧道成的第四年在位,他试图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2. 升明二年(戊午):这是苍梧王即位后的第三年,也是南朝刘宋的一段重要历史时期。3. 春:指农历的春季,一年中的第一个季节。4. 正月:农历一月,一年中的第一个月。5. 巳酉朔:古代历法中的日期,指正月初一。6. 百官戎服入朝:指官员们穿着军装前往朝廷。7. 戎服:指军人的服装,这里特指身穿铠甲的官员。8. 上朝:指官员们前往皇宫参拜皇帝。9. 戊午:干支纪年法中的第五个年份,即这一年是戊午年。10. 四年:萧道成在位的时间,从升明元年到升明四年。11. 二月:农历的第二个月,一年中的第二个月。12. 己亥:干支纪年法中的第七个年份,即这一年是己亥年,也是农历的三月或四月。13. 耕籍田:皇帝亲自耕种土地,象征着国家安定和繁荣。14. 大赦:宣布免除罪犯的刑罚。15. 魏司空东郡王陆定国坐恃恩不法:魏国的司空、东郡王陆定国因为倚仗皇帝的恩宠而不遵守法律而被免职。16. 倚仗:依靠或仗恃,这里指依靠皇帝的恩宠。17. 不法:不遵守法律,这里指违反法律的行为。18. 免官爵为兵:免去官职和爵位,成为士兵。19. 帝:皇帝,这里指苍梧王萧道成。20. 故地:过去的领地,这里指曾经统治过的地区。21. 南康:南朝宋时期的一个郡,位于今天的江西省赣州市。22. 西阳:今湖北省英山县西南一带,当时属于荆州。23. 建宁太守张谟等将万人击之:建宁太守张谟指挥一万名士兵前去攻打。24. 方平:公孙方平,南朝宋时期的一名将军。25. 平西将军黄回等军至西阳:平西将军黄回率领的军队抵达西阳。26. 溯流而进:逆流而上,向上游进军。27. 比军人叛散,皆卿等不以为意。我亦不能问叛身,自今军中有叛者,军主任其罪:等到军队发生背叛行为,你们都不加以关心。我也不能追究个人的责任,从今以后如果军中有人叛变,军主任以重刑。28. 一人叛:一个人叛变。29. 遣人追之:派人追捕叛变的人员。30. 去不返:叛变的士兵不再回来。31. 莫敢发觉:没有人敢于揭示真相。32. 异计:不同的计划或策略。33. 比军人叛散,皆卿等不以为意:等到军队发生背叛行为,你们都不加以关心。34. 我亦不能问叛身,自今军中有叛者,军主任其罪:我也不能追究个人的责任,从今以后如果军中有人叛变,军主任以重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