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攘兵射书入城请降,柳世隆开门纳之;丁卯夜,攘兵烧营而去。军中见火起,争弃甲走,将帅不能禁。攸之闻之,怒,衔须咀之,收攘兵兄子天赐、女婿张平虏,斩之。向旦,攸之帅众过江,至鲁山,军遂大散,诸将皆走。臧寅曰:“幸其成而弃其败,吾不忍为也!”乃投水死。攸之犹有数十骑自随,宣令军中曰:“荆州城中大有钱,可相与还,取以为资粮。”郢城未有追军,而散军畏蛮抄,更相聚结,可二万人,随攸之还江陵。
张敬儿既斩攸之使者,即勒兵;侦攸之下,遂袭江陵。攸之使子元琰与兼长史江乂、别驾傅宣共守江陵城。敬儿至沙桥,观望未进。城中夜闻鹤唳,谓为军来,乂、宣开门出走,吏民崩溃。元琰奔宠洲,为人所杀。敬儿至江陵,诛攸之二子、四孙。

诗句: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四,宋纪十六:刘攘兵射书入城请降,柳世隆开门纳之。
  • 丁卯夜,攘兵烧营而去。军中见火起,争弃甲走,将帅不能禁。攸之闻之,怒,衔须咀之。
  • 收攘兵兄子天赐、女婿张平虏,斩之。
  • 向旦,攸之帅众过江,至鲁山,军遂大散,诸将皆走。
  • 臧寅曰:“幸其成而弃其败,吾不忍为也!”于是投水死。
  • 攸之犹有数十骑自随,宣令军士:“荆州城中大有钱,可相与还,取以为资粮。”
  • 郢城未有追军,而散军畏蛮抄,更相聚结,可二万人,随攸之还江陵。

译文:

  • 在《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四·宋纪十六》中,刘攘兵向城里发送了一封信请求投降,柳世隆打开城门接纳他。
  • 丁卯夜晚,刘攘兵点燃营地然后逃离。士兵们看到火光,纷纷丢弃武器逃跑,连将领也无法阻止。李攸之听说后非常愤怒。他咬着胡须,把刘攘兵的兄长的儿子天赐和女婿张平虏杀了。
  • 天亮后,李攸之带领他的部队渡过长江,到达鲁山,军队开始大乱,许多将领都逃走了。臧寅说:“幸好他们能成功却没有失败,我不忍心做这种事!”于是投水自杀了。李攸之仍然带着几十名骑马跟随他的士兵,并命令士兵们:“荆州城中有很多钱,可以一起带回去,作为我们的粮食。”因为江陵没有追赶的军队,但士兵害怕蛮族抢劫,又重新聚集起来,大约有两万人,跟随着李攸之回到了江陵。

赏析:
本文记录了南朝梁末年,李攸之攻占江陵的过程以及随后发生的事件。文章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李攸之如何利用军事策略、政治手段成功地占领并控制了重要的江陵城。同时,文中也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对人性的摧残,如臧寅投河自尽,显示了战争对人们心理的影响。整体来看,这是一篇生动的战争叙事,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