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之将至江陵百馀里,闻城已为敬儿所据,士卒随之者皆散。
攸之无所归,与其子文和走至华容界,皆缢于栎林;己巳,村民斩首送江陵。敬儿擎之以楯,覆以青丝,徇诸市郭,乃送建康。敬儿诛攸之亲党,收其财物数十万,皆以入私。
初,仓曹参军金城边荣,为府录事所辱,攸之为荣鞭杀录事。及敬儿将至,荣为留府司马,或说之使诣敬儿降,荣曰:“受沈公厚恩,共如此大事,一朝缓急,便易本心,吾不能也!”城溃,军士执以见敬儿,敬儿曰:“边公何不早来!”荣曰:“沈公见留守城,不忍委去;本不祈生,何须见问!”敬儿曰:“死何难得!”命斩之。荣欢笑而去。荣客太山程邕之抱荣曰:“与边公周游,不忍见边公死,乞先见杀。”兵人不得行戮,以白敬儿,敬儿曰:“求死甚易,何为不许!”先杀邕之,然后及荣,军人莫不垂泣。孙同、宗俨之等皆伏诛。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四·宋纪十六
苍梧王下元徽四年春,正月己亥,帝耕籍田;大赦。二月,魏司空东郡王陆定国坐恃恩不法。
译文: 在南朝宋的元徽四年(公元476年)春季,正月己亥日,皇帝在籍田举行耕种仪式;全国实行大赦。二月的时候,魏国的司空、东郡王陆定国因为倚仗皇帝的恩宠而违法行事。
注释:
- 帝耕籍田: 这是传统农业社会的一项重要活动,表示皇帝亲自耕作田地,象征着对土地和人民的尊重与爱护。同时,通过大规模的耕地活动,可以展示皇帝的权威和对国家治理的重视。
- 大赦: 大赦是对罪犯进行宽恕的政策,旨在恢复法律的公正性和国家的秩序。此次大赦可能包括对之前犯罪但尚未执行判决的人进行赦免。
- 魏司空东郡王陆定国: 陆定国是北魏的一位重要官员,担任司空一职,负责国家的军政事务。他的违法行为可能会给朝廷带来一定的压力。
赏析:
本文记载了南朝宋元徽四年的一些重大事件,包括皇帝的农事活动和一次针对高级官员的大规模赦免。这些事件不仅展示了当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秩序,还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于农业、法律以及政治稳定重视的程度。通过这些记录,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政治氛围,还能深入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