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宜于河表七州人中,擢其门才,引令赴阙,依中州官比,随能序之。一可以广圣朝均新旧之义,一可以怀江、汉归有道之情。
“又,父子兄弟,异体同气;罪不相及,乃君上之厚恩。至于忧惧相连,固自然之恒理也。无情之人,父兄系狱,子弟无惨惕之容;子弟逃刑,父兄无愧恧之色;宴安荣位,游从自若,车马衣冠,不变华饰;骨肉之恩,岂当然也!臣愚以为父兄有犯,宜令子弟素服肉袒,诣阙请罪。子弟有坐,宜令父兄露板引咎,乞解所司;若职任必要,不宜许者,慰勉留之。如此,足以敦厉凡薄,使人知所耻矣。
“又,朝臣遭亲丧者,假满赴职。衣锦乘轩,从郊庙之祀;鸣玉垂纟委,同庆赐之燕。伤人子之道,亏天地之经。愚谓凡遭大父母、父母丧者,皆听终服;若无其人,职业有旷者,则优旨慰喻,起令视事,但综司出纳、敷奏而已,国之吉庆,一令无预。其军旅之警,墨缞从役,虽愆于礼,事所宜行也。”魏主皆从之。由是公私丰赡,虽时有水旱,而民不困穷。

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三十六 · 齐纪二

“又,宜于河表七州人中,擢其门才,引令赴阙,依中州官比,随能序之。一可以广圣朝均新旧之义,一可以怀江、汉归有道之情。

“又,父子兄弟,异体同气;罪不相及,乃君上之厚恩。至于忧惧相连,固自然之恒理也。无情之人,父兄系狱,子弟无惨惕之容;子弟逃刑,父兄无愧恧之色;宴安荣位,游从自若,车马衣冠,不变华饰;骨肉之恩,岂当然也!臣愚以为父兄有犯,宜令子弟素服肉袒,诣阙请罪。子弟有坐,宜令父兄露板引咎,乞解所司;若职任必要,不宜许者,慰勉留之。如此,足以敦厉凡薄,使人知所耻矣。

“又,朝臣遭亲丧者,假满赴职。衣锦乘轩,从郊庙之祀;鸣玉垂纟委,同庆赐之燕。伤人子之道,亏天地之经。愚谓凡遭大父母、父母丧者,皆听终服;若无其人,职业有旷者,则优旨慰喻,起令视事,但综司出纳、敷奏而已,国之吉庆,一令无预。其军旅之警,墨缞从役,虽愆于礼,事所宜行也。”魏主皆从之。由是公私丰赡,虽时有水旱,而民不困穷。

译文:

如果能够对黄河以南的七州百姓中选拔出有才干的人,把他们召到朝廷来任职,按照中原地区的官员品级待遇他们,让他们根据才能进行排序,这样一方面可以体现圣明皇帝对待新旧有别的原则,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江东、淮南一带归顺的百姓感到皇恩浩荡。

又说到父子之间虽然有着不同的血缘关系却如同一体一般亲密;罪行不牵连在一起,这是君王给予的深重恩情;当忧愁恐惧相互牵连时,这是很自然的事理了。那些没有情感的人,他们的父母被关在监狱里,他们的孩子却没有表现出悲伤或恐惧的样子;孩子逃避刑罚,父母却没有愧疚或惭愧的表情;生活安逸,职位高贵,穿着华丽的衣服,乘坐豪华的车马,穿着漂亮的衣服和鞋子;家族之间的恩情难道不是理所当然吗!我认为父亲犯了罪,应该让他的儿子身穿白色衣服,手捧祭品,向皇上请求宽恕;如果儿子犯了罪,父亲就应该承担罪责,请求解除官职;如果父亲的职务很重要,不能免除的话,就应安抚他继续任职。这样的话,就能够勉励那些浅薄的人知道羞耻了。

又说到朝廷的大臣们遭遇父母的丧事后,在假期结束回到岗位的时候,应当穿戴华丽衣服,乘车乘坐华盖,参加郊祭宗庙的祭祀仪式;佩戴美玉,垂下彩色的丝带,参加朝廷的赏赐宴会。这些行为伤害了儒家倡导的孝道,违背了天经地义。我愚以为遇到这样的情况,都应允许他们守丧期满后复职。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那么就应该用优厚的条件安慰他们,并让他们回原岗位工作,不过要负责管理国家的出纳事务和上奏报告而已,国家的重要庆典活动,他们不应参与。另外对于军事行动中的紧急情况,士兵可以身着黑色丧服跟随作战,虽然这违反了礼节,但这是形势所迫的事情,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