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又尝问林甫以“严挺之今安在?是人亦可用。”挺之时为绛州刺史。林甫退,召挺之弟损之,谕以“上待尊兄意甚厚,盍为见上之策,奏称风疾,求还京师就医。”挺之从之。林甫以其奏白上云:“挺之衰老得风疾,宜且授以散秩,使便医药。”上叹吒久之;夏,四月,壬寅,以为詹事,又以汴州刺史、河南采访使齐澣为少詹事,皆员外同正,于东京养疾。澣亦朝廷宿望,故并忌之。
上发兵纳十姓可汗阿史那昕于突骑施,至俱兰城,为莫贺达干所杀。突骑施大纛官都摩度来降,六月,乙未,册都摩度为三姓叶护。
秋,七月,癸卯朔,日有食之。
辛未,左相牛仙客薨。八月,丁丑,以刑部尚书李适之为左相。
突厥拔悉蜜、回纥、葛逻禄三部共攻骨咄叶护,杀之,推拔悉蜜酋长为颉跌伊施可汗,回纥、葛逻禄自为左、右叶护。突厥馀众共立判阙特勒之子为乌苏米施可汗,以其子葛腊哆为西杀。
资治通鉴· 卷二百一十五· 唐纪三十一
上又尝问林甫以“严挺之今安在?是人亦可用。”挺之时为绛州刺史。林甫退,召挺之弟损之,谕以“上待尊兄意甚厚,盍为见上之策,奏称风疾,求还京师就医。”挺之从之。林甫以其奏白上云:“挺之衰老得风疾,宜且授以散秩,使便医药。”上叹吒久之;夏,四月,壬寅,以为詹事,又以汴州刺史、河南采访使齐澣为少詹事,皆员外同正,于东京养疾。澣亦朝廷宿望,故并忌之。
上发兵纳十姓可汗阿史那昕于突骑施,至俱兰城,为莫贺达干所杀。突骑施大纛官都摩度来降,六月,乙未,册都摩度为三姓叶护。
秋,七月,癸卯朔,日有食之。
辛未,左相牛仙客薨。八月,丁丑,以刑部尚书李适之为左相。
突厥拔悉蜜、回纥、葛逻禄三部共攻骨咄叶护,杀之,推拔悉蜜酋长为颉跌伊施可汗,回纥、葛逻禄自为左、右叶护。突厥馀众共立判阙特勒之子为乌苏米施可汗,以其子葛腊哆为西杀。
赏析:
这段历史记载了唐代玄宗时期的政治风云和人物关系。首先,玄宗询问宰相张廷玉如何处理严挺之的事情,表明玄宗对人才的重视和对张廷玉的信任。随后,玄宗任命严挺之的弟弟严损之为詹事,体现了玄宗对严挺之的赏识与关怀。同时,也为严挺之提供了一个治疗风疾的机会,使得他得以回到京城接受医疗。然而,这也暴露了玄宗对待异己的态度和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玄宗派遣军队将十姓可汗阿史那昕送到突骑施,但最终未能成功,被莫贺达干杀害。这一事件揭示了边疆地区的复杂性和统治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随后,突骑施的大纛官都摩度投降唐朝,并被册封为三姓叶护,显示了唐朝对边疆民族的控制和影响。同时,这也反映了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的策略和手段。
这段记载还涉及了唐朝内部的权力斗争和人事变动。例如,左相牛仙客的去世和刑部尚书李适之的上任,都是唐朝政治动荡的表现。此外,突厥等边疆民族也通过各种手段争夺权力和土地,进一步加剧了唐朝的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
《资治通鉴》不仅记录了当时的事件和人物关系,还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这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历史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