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玄黓敦牂,尽强圉大渊献十一月,凡五年有奇。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中之下
◎天宝元年壬午,公元七四二年
春,正月,丁未朔,上御勤政楼受朝贺,赦天下,改元。
壬子,分平卢别为节度,以安禄山为节度使。
是时,天下声教所被之州三百三十一,羁縻之州八百,置十节度、经略使以备边。安西节度抚宁西域,统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治龟兹城,兵二万四千。北庭节度防制突骑施、坚昆,统瀚海、天山、伊吾三军,屯伊、西二州之境,治北庭都护府,兵二万人。河西节度断隔吐蕃、突厥,统赤水、大斗、建康、宁寇、玉门、黑离、豆卢、新泉八军,张掖、交城、白亭三守捉,屯凉、肃、瓜、沙、会五州之境,治凉州,兵七万三千人。朔方节度捍御突厥,统经略、丰安、定远三军,三受降城,安北、单于二都护府,屯灵、夏、丰三州之境,治灵州,兵六万四千七百人。河东节度与朔方掎角以御突厥,统天兵、大同、横野、岢岚四军,云中守捉,屯太原府欣、代、岚三州之境,治太原府,兵五万五千人。范阳节度临制奚、契丹,统经略、威武、清夷、静塞、恒阳、北平、高阳、唐兴、横海九军,屯幽、蓟、妫、檀、易、恒、定、漠、沧九州之境,治幽州,兵九万一千四百人。平卢节度镇抚室韦、靺鞨,统平卢、卢龙二军,榆关守捉,安东都护府,屯营、平二州之境,治营州,兵三万七千五百人。陇右节度备御吐蕃,统临洮、河源、白水、安人、振威、威戎、漠门、宁塞、积石、镇西十军,绥和、合川、平夷三守捉,屯鄯、廊、洮、河之境,治鄯州,兵七万五千人。剑南节度西抗吐蕃,南抚蛮獠,统天宝、平戎、昆明、宁远、澄川、南江六军,屯益、翼、茂、当、巂、柘、松、维、恭、雅、黎、姚、悉十三州之境,治益州,兵三万九百人。岭南五府经略绥静夷、獠,统经略、清海二军,桂、容、邕、交四管,治广州,兵万五千四百人。此外又有长乐经略,福州领之,兵千五百人。东莱守捉,莱州领之;东牟守捉,登州领之;兵各千人。凡镇兵四十九万人,马八万馀匹。开元之前,每岁供边兵衣粮,费不过二百万;天宝之后,边将奏益兵浸多,每岁用衣千二十万匹,粮百九十万斛,公私劳费,民始困苦矣。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唐纪三十一
天宝元年壬午,公元七四二年
春季,正月,丁未朔,玄宗亲临勤政楼,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于是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天宝。此事件标志着唐朝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但同时也埋下了后来的内忧外患的种子。
壬子,分平卢别为节度,以安禄山为节度使。这是唐朝为了加强边防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旨在抵御周边少数族的侵扰,并确保边疆的安全。当时天下共有州三百三十一,羁縻州八百,分别设置了十节度、经略使,以备边。这些节镇将领的权力增大,形成了内重外轻的局面,使得中央政府的控制力减弱。同时,为了应对突厥的侵扰,唐朝在边境地区设立了多个军镇,如灵州、朔方军等。其中朔方军驻扎在灵州,负责防御突厥的侵袭。
安西节度抚宁西域,统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治龟兹城;北庭节度防制突骑施、坚昆,统瀚海、天山、伊吾三军,屯伊、西二州之境;河西节度断隔吐蕃、突厥,统赤水、大斗、建康、宁寇、玉门、黑离、豆卢、新泉八军,张掖、交城、白亭三守捉,屯凉、肃、瓜、沙、会五州之境;朔方节度捍御突厥,统经略、丰安、定远三军,三受降城,安北、单于二都护府,屯灵、夏、丰三州之境;河东节度与朔方掎角以御突厥,统天兵、大同、横野、岢岚四军,云中守捉,屯太原府欣、代、岚三州之境;范阳节度临制奚、契丹,统经略、威武、清夷、静塞、恒阳、北平、高阳、唐兴、横海九军,屯幽、蓟、妫、檀、易、恒、定、漠、沧九州之境;平卢节度镇抚室韦、靺鞨,统平卢、卢龙二军,榆关守捉,安东都护府,屯营、平二州之境。
这些军事部署和边防体系的建立,虽然加强了国家的国防力量,但也导致了中央集权的削弱,以及国家财政的压力。此外,由于战争不断,士兵的伤亡和消耗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和民众的困苦。这种内外夹击的局面,最终导致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命运。
开元之前,唐朝每年用于边防的费用约为二百万贯。然而到了天宝年间,随着边防压力的增加,费用大幅上升。原本的开支已经难以承受新的挑战,导致公私劳费增加,百姓开始困苦不堪。这种状况不仅影响了国家的经济稳定,也为后来的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