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遣使谕乌苏令内附,乌苏不从。朔方节度使王忠嗣盛兵碛口以威之,乌苏惧,请降,而迁延不至。忠嗣知其诈,乃遣使说拔悉蜜、回纥、葛逻禄使攻之,乌苏遁去。忠嗣因出兵击之,取其右厢以归。

丁亥,突厥西叶护阿布思及西杀葛腊哆、默啜之孙勃德支、伊然小妻、毘伽登利之女帅部众千馀帐,相次来降,突厥遂微。九月,辛亥,上御花萼楼宴突厥降者,赏赐甚厚。

护密先附吐蕃,戊午,其王颉吉里匐遣使请降。

冬,十月,丁酉,上幸骊山温泉;己巳,还宫。

十二月,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奏破吐蕃大岭等军;戊戌,又奏破青海道莽布支营三万馀众,斩获五千馀级。庚子,河西节度使王倕奏破吐蕃渔海及游弈等军。

是岁,天下县一千五百二十八,乡一万六千八百二十九,户八百五十二万五千七百六十三,口四千八百九十万九千八百。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一十五 · 唐纪三十一    
上遣使谕乌苏令内附,乌苏不从。朔方节度使王忠嗣盛兵碛口以威之,乌苏惧,请降,而迁延不至。忠嗣知其诈,乃遣使说拔悉蜜、回纥、葛逻禄使攻之,乌苏遁去。忠嗣因出兵击之,取其右厢以归。    
注释:派遣使者向乌苏国传达唐朝的意愿让其归附,但乌苏国王没有接受。于是,朔方节度使王忠嗣率领重兵驻扎在碛口,以此来震慑乌苏国王。乌苏国王因为恐惧,请求投降,但拖延时间迟迟不行动。了解到乌苏国王的诡计后,王忠嗣便派使者劝说拔悉蜜、回纥、葛逻禄等部落一同攻击乌苏国王,乌苏国王被迫逃走。王忠嗣趁机发兵进攻,并夺取了乌苏国王的右厢地区,将其带回。    
赏析:本段描述了唐朝在处理与乌苏国王关系时所采取的策略和行动。通过派遣使者和重兵镇守的方式,表达了唐朝对乌苏国王的威慑和要求其归顺的意图。同时,也展示了唐朝在处理复杂外交关系时的灵活性和智慧。    
    
丁亥,突厥西叶护阿布思及西杀葛腊哆、默啜之孙勃德支、伊然小妻、毘伽登利之女帅部众千馀帐,相次来降,突厥遂微。九月,辛亥,上御花萼楼宴突厥降者,赏赐甚厚。    
注释:丁亥这一天,突厥西叶护阿布思及其部下向西消灭了葛腊哆、默啜的孙子勃德支等人,伊然小妻、毗伽登利的女儿等一千余名帐落,陆续前来投降,导致突厥势力逐渐衰落。九月辛亥日,皇帝在花萼楼宴请投降的突厥人,并赏赐他们丰厚的财物。    
赏析:这一段描绘了突厥西叶护阿布思及其军队在战斗中取得的胜利,以及他们的降服行为对突厥的影响。同时,也表现了唐朝对于外族降者的重视和礼遇。    
    
护密先附吐蕃,戊午,其王颉吉里匐遣使请降。    
注释:护密率先依附于吐蕃,戊午这一天,其国王颉吉里匐派遣使者请求投降。    
赏析:这段文字揭示了唐朝与吐蕃之间复杂的外交关系变化。首先,它表明唐朝已经意识到了与吐蕃关系的紧张;其次,它也反映了唐朝对于处理这种关系的谨慎态度,即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寻求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问题。    
    
冬,十月,丁酉,上幸骊山温泉;己巳,还宫。    
注释:冬季,十月丁酉日,皇帝到骊山温泉游玩;己巳日,回到宫中。    
赏析:这一段描绘了皇帝在冬天的一次休闲活动。这既是对皇帝个人生活的描述,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个侧面。皇帝的休闲活动往往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政治氛围。    
    
十二月,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奏破吐蕃大岭等军;戊戌,又奏破青海道莽布支营三万馀众,斩获五千馀级。庚子,河西节度使王倕奏破吐蕃渔海及游弈等军。    
注释:十二月,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上奏朝廷,报告他成功攻破了吐蕃的大岭等军队;戊戌日,他又奏报朝廷,称他击败了青海道上的莽布支的军队,共斩首五千余级。庚子日,河西节度使王倕也向朝廷报告了他在捕鱼海和游弈等地打败吐蕃军队的情况。    
赏析:这一部分详细记录了边疆将领们在不同战役中获得的胜利。这些胜利不仅展现了唐朝军事实力的强大,也增强了民族间的团结和信心。    
    
是岁,天下县一千五百二十八,乡一万六千八百二十九,户八百五十二万五千七百六十三,口四千八百九十万九千八百。    
注释:这一年,全国共有县一千五百二十八个,乡一万六千八百二十九个,户数八百五十二万五千七百六十三户,人口数量为四千八百九十万九千八百人。    
赏析:这一节总结了这一年的户籍数据,包括了县、乡、户数和总人口。这些数字为我们了解唐代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了重要依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