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议亲征,辛丑,制太子临国,谓宰相曰:“朕在位垂五十载,倦于忧勤,去秋已欲传位太子;值水旱相仍,不欲以馀灾遗子孙,淹留俟稍丰。不意逆胡横发,朕当亲征,且使之监国。事平之日,朕将高枕无为矣。”杨国忠大惧,退谓韩、虢、秦三夫人曰:“太子素恶吾家专横久矣,若一旦得天下,吾与姊妹并命在旦暮矣!”相与聚哭,使三夫人说贵妃,衔土请命于上;事遂寝。
颜真卿召募勇士,旬日至万馀人,谕以举兵讨安禄山,继以涕泣,士皆感愤。禄山使其党段子光赍李憕、卢奕、蒋清首徇河北诸郡,至平原,壬寅,真卿执子光,腰斩以徇;取三人首,续以蒲身,棺敛葬之,祭哭受吊。禄山以海运使刘道玄摄景城太守,清池尉贾载、盐山尉河内穆宁共斩道玄,得其甲仗五十馀船;携道玄首谒长史李,收严庄宗族,悉诛之。是日,送道玄首至平原,真卿召载、宁及清河尉张澹诣平原计事。饶阳太守卢全诚据城不受代;河间司法李奂杀禄山所署长史王怀忠;李随遣游弈将訾嗣贤济河,杀禄山所署博平太守马冀;各有众数千或万人,共推真卿为盟主,军事皆禀焉。禄山使张献诚将上谷、博陵、常山、赵郡、文安五郡团结兵万人围饶阳。
诗句: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三
译文:
天宝十三年,春末。玄宗皇帝在宫中接见了安禄山,并赏赐了他大量的金钱和物资,这使得杨国忠对安禄山产生了极大的恐惧。他向皇帝进言称安禄山必反,但皇帝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赏析:
此诗通过描述安禄山入朝的事件,展现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中的杨国忠对安禄山的嫉妒和恐惧以及皇帝对他的宠爱使得整个事件充满了戏剧性和紧张气氛。同时,诗中还展示了唐朝内部的权力斗争和政治纷争,以及皇权与臣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