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以吴王祗为灵昌太守、河南都知兵马使。贾贲前至雍丘,有众二千。先是谯郡太守杨万石以郡降安禄山,逼真源令河东张巡使为长史,西迎贼。巡至真源,帅吏民哭于玄元皇帝庙,起兵讨贼,吏民乐从者数千人;巡选精兵千人西至雍丘,与贾贲合。
初,雍丘令令狐潮以县降贼,贼以为将,使东击淮阳救兵于襄邑,破之,俘百馀人,拘于雍丘,将杀之,往见李庭望;淮阳兵遂杀守者,潮弃妻子走,故贾贲得以其间入雍丘。庚子,潮引贼精兵攻雍丘;贲出战,败死。张巡力战却贼,因兼领贲众,自称吴王先锋使。
三月,乙卯,潮复与贼将李怀仙、杨朝宗、谢元同等四万馀众奄至城下;众惧,莫有固志。巡曰:“贼兵精锐,有轻我心。今出其不意击之,彼必惊溃。贼势小折,然后城可守也。”乃使千人乘城;自帅千人,分数队,开门突出。巡身先士卒,直冲贼陈,人马辟易,贼遂退。明日,复进攻城,设百砲环城,楼堞皆尽;巡于城上立木栅以拒之。贼蚁附而登,巡束蒿灌脂,焚而投之,贼不得上。时同贼隙,出兵击之,或夜縋斫营。积六十馀日,大小三百馀战,带甲而食,裹疮复战,贼遂败走。巡乘胜追之,获胡兵二千人而还,军声大振。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一十七 · 唐纪三十三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甲午,公元754年)
上以吴王祗为灵昌太守、河南都知兵马使。贾贲前至雍丘,有众二千。先是谯郡太守杨万石以郡降安禄山,逼真源令河东张巡使为长史,西迎贼。巡至真源,帅吏民哭于玄元皇帝庙,起兵讨贼,吏民乐从者数千人;巡选精兵千人西至雍丘,与贾贲合。
初,雍丘令令狐潮以县降贼,贼以为将,使东击淮阳救兵于襄邑,破之,俘百馀人,拘于雍丘,将杀之,往见李庭望;淮阳兵遂杀守者,潮弃妻子走,故贾贲得以其间入雍丘。庚子,潮引贼精兵攻雍丘;贲出战,败死。张巡力战却贼,因兼领贲众,自称吴王先锋使。
三月,乙卯,潮复与贼将李怀仙、杨朝宗、谢元同等四万馀众奄至城下;众惧,莫有固志。巡曰:“贼兵精锐,有轻我心。今出其不意击之,彼必惊溃。贼势小折,然后城可守也。”乃使千人乘城;自帅千人,分数队,开门突出。巡身先士卒,直冲贼陈,人马辟易,贼遂退。明日,复进攻城,设百砲环城,楼堞皆尽;巡于城上立木栅以拒之。贼蚁附而登,巡束蒿灌脂,焚而投之,贼不得上。时同贼隙,出兵击之,或夜縋斫营。积六十馀日,大小三百馀战,带甲而食,裹疮复战,贼遂败走。巡乘胜追之,获胡兵二千人而还,军声大振。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叙事诗,描绘了唐朝时期一位英勇的将领张巡在面对敌军围攻时的英勇表现和坚守精神。通过诗歌的叙述,展现了张巡在困境中坚守阵地、力战不屈的英雄气概和高尚品质。诗中的张巡不仅是一个军事家,更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勇气的战士,他的勇气和决心激励着人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态度。
诗中的语言通俗易懂,充满了生动的场景描写和形象化的细节,使得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当时战争的紧张气氛和士兵们的英勇奋战。诗中通过具体的事件和细节展示了张巡的勇敢和智慧,以及他在战争中所展现出的领导力和决断力。
整首诗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通过对事件的描述和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展现了张巡的勇敢和坚韧。诗中的情感表达真挚感人,通过对张巡及其部下的描述,表达了对英勇抵抗外敌侵略者的敬意和赞扬。
诗中还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通过对张巡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忠诚、勇敢和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对于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再现,更是对英勇抵抗外侮、坚守信仰的赞美。它通过简洁明了的叙述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张巡等历史人物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格,对于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