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以礼部尚书李岘、兵部侍郎吕諲为详理使,与御史大夫崔器共按陈希烈等狱。岘以殿中侍御史李栖筠为详理判官,栖筠多务平恕,故人皆怨諲、器之刻深,而岘独得美誉。
戊午,上御丹凤楼,赦天下,惟与安禄山同反及李林甫、王鉷、杨国忠子孙不在免例。立广平王亻叔为楚王,加郭子仪司徒,李光弼司空,自馀蜀郡、灵武扈从立功之臣,皆进阶,赐爵,加食邑有差。李憕、卢奕、颜杲卿、袁履谦、许远、张巡、张介然、蒋清、庞坚等皆加追赠,官其子孙。战亡之家,给复二载。郡县来载租、庸三分蠲一。近所改郡名、官名,一依故事。以蜀郡为南京,凤翔为西京,西京为中京。以张良娣为淑妃,立皇子南阳王亻系为赵王,新城王仅为彭王,颍川王僴为兗王,东阳王侹为泾王,僙为襄王,倕为杞王,偲为召王,佋为兴王,侗为定王。
诗句: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唐纪三十六 辛亥,以礼部尚书李岘、兵部侍郎吕諲为详理使,与御史大夫崔器共按陈希烈等狱。
译文:在辛亥这一天,肃宗任命礼部尚书李岘和兵部侍郎吕諲为详理使,同时命令御史大夫崔器一同审查陈希烈等人的案件。
关键词解释:
- 资治通鉴:古代中国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司马光编写。
- 卷二百二十:指的是《资治通鉴》中的第二十卷。
- 唐纪三十六:指的是唐玄宗时期的第三十六个年号。
- 李岘:唐朝官员,曾参与平定安禄山之乱。
- 崔器:唐朝官员,与李岘共同负责审理案件。
- 陈希烈等狱:指的是陈希烈等人的案件。
赏析: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史书之一,记录了唐代的历史事件。《卷二百二十·唐纪三十六》记载了唐肃宗时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包括李岘和吕諲作为详理使参与审案的情况。这些事件反映了当时政治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动荡不安。通过这段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唐朝中期的政治格局和司法制度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