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上皇幸化清宫;十一月,丁丑,还京师。

崔光远拔魏州;丙戌,以前兵部侍郎萧华为魏州防御使。会史思明分军为三,一出邢、洛,一出冀、贝,一自洹水趣魏州。郭子仪奏以崔光远代华,十二月,癸卯,敕以光远领魏州刺史。

甲辰,置浙江西道节度使,领苏、润等十州,以升州刺史韦黄裳为之。庚戌,置浙江东道节度使,领越、睦等八州,以户部尚书李峘为之,兼淮南节度使。

己未,群臣请上尊号曰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皇帝;许之。

史思明乘崔光远初至,引兵大下,光远使将军李处崟拒之。贼势盛,处崟连战不利,还趣城。贼追至城下,扬言曰:“处崟召我来,何为不出!”光远信之,腰斩处崟。处崟,骁将,众所恃也,既死,众无斗志,光远脱身走还汴州。丁卯,思明陷魏州,所杀三万人。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唐纪三十六

唐肃宗至德二年丁酉九月,丁丑日,希德率领轻骑来到城下挑战。

此诗记录了唐朝在至德二年的一场重大战役,名为“崔光远拔魏州”,以及随后的历史事件。该诗以严谨的史料为基础,详细描述了当时的政治和军事动态,展现了唐代晚期复杂的国事纷争与军事冲突。

诗人以“甲寅”开始,描绘了皇帝前往化清宫的情景,这反映了唐朝对内政治活动的高度重视。接着,诗人通过一系列具体事件展示了战争的影响:崔光远成功占领魏州,而史思明分兵三路,使得战局更加复杂。然而,尽管形势严峻,皇帝依然坚定地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最终,在群臣的请求下,皇帝被尊为“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皇帝”。这一历史事件不仅体现了唐朝末期的政治动荡,也展示了民族英雄的英勇事迹。

该诗还通过人物对话和行为描述,如崔光远的策略、史思明的攻势和皇帝的决心等,生动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紧张氛围和历史变迁。

这首诗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的细节,也通过丰富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塑造,传达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唐代及其历史的窗口,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平、尊重历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